财联社6月4日讯(记者 王平安
张晨静)猪价连续两个月上涨,却成为屠宰厂“不可承受之痛”。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毛猪上涨,消费萎靡不振,屠宰厂目前头均亏损已超120元。
此外,随着养殖集团入局屠宰业务,行业竞争加剧,养殖集团凭借成本优势挤压中小屠宰场生存空间,小型屠宰厂加速退出,未来屠宰行业集中度有望快速提升,传统大型屠宰将通过向深加工转型来提高盈利能力。
屠宰加工亏损加剧
近两个月来,生猪行业“供应一头热”的压力正逐渐传导至屠宰端,市场需求走弱,白条涨价不及毛猪上涨幅度,屠宰加工企业出现倒挂现象。
“截至5月底,屠宰厂毛利均值约-121元/头,行业亏损情况普遍。”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郭丹丹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对于屠宰厂而言存在两种困境,一是亏损情况加重,屠宰降量操作,但人均成本增加,二是鲜品销售压力大,存在被动入库的现象。”
而且当前生猪产业链信息传递速度过快,屠宰企业难以把握入库节奏。在近期财联社记者参加的某生猪讨论电话会议中,某屠企采购负责人表示,现在一旦猪价上涨,各个环节不到两个小时就会获得市场消息,情绪助推下会导致猪价连涨几日,但目前正处于传统消费淡季,且聚集性消费减少,目前已有部分屠宰场停止入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