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3-24日,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肉牛产业创新团队2025年中期汇报会在廊坊三河成功召开。
原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顾传学,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张力圈一级调研员、种业管理处闻媛副处长、畜牧业处谢忠二级调研员、畜牧业处邢亚茹四级调研员,廊坊市农业农村局李中合副局长,三河市农业农村局王富胜局长,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李俊雅研究员,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吕文发教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四川农业大学王之盛教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山东农业大学张一敏教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生产与环境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陈昭辉副教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吉林农业大学曹建民教授,原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河北省肉牛产业创新团队顾问、河北农业大学曹玉凤教授,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业技术处副处长包呼格吉乐图研究员以及河北省肉牛创新团队各岗位专家、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等共计7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会上,河北省肉牛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李树静博士及各岗位专家、试验站长针对上半年重点任务、创新性任务、技术服务与培训、交流对接等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汇报,并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规划。河北省肉牛产业创新团队尤其是在基因编辑+克隆技术创制双肌华西牛育种新材料、肉牛基因组遗传评估、指导核心育种场制定选种选配方案、地方肉牛品种种质资源特色开发利用研究、发酵棕榈粕降低日粮成本、发酵精料开发和利用技术,本地饲草料资源营养价值测定、肉牛疾病预警与监测、呼吸道及腹泻病预防、肉牛差异化育肥技术,不同来源牛肉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分析、牛肉产品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物和致病微生物检测、牛肉精细化分割技术,肉牛产业经济形势分析、粪污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河北省肉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领导及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对河北省肉牛产业创新团队半年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华西牛的繁育和推广工作;加强本地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不断降低饲养成本,提升与国际肉牛竞争力;根据河北省自然资源禀赋,明确河北省肉牛产业的地位和适合自己的养殖模式;从最基层广大养殖场户做起,加强典型示范推广,加大推广带动力度;加强与国家和各省肉牛体系互动、学习;相关技术推广工作需要再做深做实;抓准大众消费市场需求,开发华西牛牛肉烹饪加工方式;制定符合河北省省情以及华西牛饲养管理标准,通过规范化指导和标准化养殖,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综合养殖效益。
河北省肉牛产业创新团队李树静首席在总结中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末,河北省肉牛存栏257.6万头,增长7.1%;肉牛出栏187.3万头,同比增长3.7%;牛肉产量31.6万吨,同比增长4.8%。2025上半年河北省肉牛产业发展形势较好,绝大部分育肥场扭亏为盈。但是河北省母牛繁育场养殖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面达25%左右。同时,河北省纯种肉牛和国家级肉牛核心场数量少,群体规模小,饲料成本高,常见病多发,牛肉品牌少,环境压力大和经济效益低等肉牛产业问题还十分突出。希望各岗站认真学习省厅领导和国家肉牛体系专家的建议,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河北省肉牛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真正起到技术支撑作用,为河北省肉牛产业多产肉、产好肉和生产健康牛肉做出贡献。同时也希望各岗站积极对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参与国家肉牛科技项目攻关,学习全国各地肉牛产业体系先进经验,助力河北省乃至全国肉牛产业发展。
为更好地推广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会议安排参观福成灵山肉牛场和福成食品加工厂,开展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调研和技术指导。
福成集团肉牛年饲养能力为7万头,现存栏4.5万余头,年屠宰加工能力为4万头,集团拥有先进的德国进口屠宰加工生产线,产品通过了ISO9001、HACCP、QS等认证,集团旗下拥有全国连锁的肥牛火锅、烤肉店30余家,以优质牛肉产品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福成集团产业发展模式既为规模化种植业发展建立了典型示范,也为肉牛养殖标准化、良种化、精细化、信息化提供了优秀样板,同时也为屠宰、加工、餐饮等企业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建立了可供借鉴的先进经验,对整个肉牛产业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
中期展成效 凝思再前行。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系统梳理前期工作开展情况、阶段性成果、现存问题及后续计划,专家领导所提出真知灼见既肯定了前期的努力,也为下一阶段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河北省肉牛产业创新团队对后续推进河北省肉牛产业体系建设更有思路、更有信心。接下来,团队将明确目标,砥砺深耕,研精覃思,聚力攻坚,为河北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为推动河北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