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貉的妊娠期是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分娩这段时间,关系到母貉乳腺发育、脱冬毛换夏毛和子宫内的胎儿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这段时期一方面要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另一方面还需为后续泌乳积蓄营养,是对营养需求最高的阶段。安静干净的饲养环境也是母貉正常妊娠的必须条件,直接影响到母貉和仔貉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水平。所以我们应采取更加科学、系统的貉妊娠期饲养管理措施。
	 
1. 妊娠期母貉的饲喂
1.1. 饲料营养。妊娠期母貉由于受精卵发育导致食欲逐渐增加,所以在此期间应准备营养丰富、原料多样、适口性强、全价易消化、新鲜安全的饲料。避免使用腐败变质的饲料饲喂。饲料的蛋白质水平不低于10克,维生素E要求每天每只13毫克。
1.2. 日饲喂量。妊娠期间饲喂量要适度,可随妊娠天数的增加适当增加,并依据母貉身体状况酌情增减,避免母貉过瘦或过肥,影响胎儿发育。临近预产期(通常为前3天),应适当减少饲喂量,以降低因胎儿过大导致难产的风险。
1.3. 饲料添加剂。母貉妊娠期对维生素需求量很大,应适当为其额外添加维生素,提高日粮的钙、磷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水平。一般每只每日维生素AD2000~3000IU、维生素B13~5毫升、维生素C25毫升。
	 
2. 妊娠期母貉的管理
2.1. 保持环境安静。应尽量保证母貉妊娠期的环境安静,禁止外人进入,饲养人员动作也需轻柔,防止母貉受到惊吓,产生应激,引起流产、早产、难产等现象发生。为使母貉适应环境干扰,避免产仔时受惊,妊娠中期饲养人员可以适当增加进场频次。
2.2. 观察母貉状态。貉的妊娠天数在54-65天,整体呈现采食增多、体重逐渐增加、腹围增大下垂和乳房发育等变化,也表现出性情温顺、胆小、反应敏感、行动迟缓等现象。在饲养人员应经常观察母貉的食欲、活动、精神状态和外形特征,当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如发现有流产前兆时,要肌肉注射黄体酮15~20毫克,维生素E注射液15毫克,以利保胎。
2.3. 保持环境卫生。对母貉的饮水具、食具进行清洗,每周消毒1~2次;清理笼内外的粪便,保持垫草清洁干燥,勤更换;注意笼舍通风,也要做好防寒措施,避免引发疾病;对场舍器具定期消毒,严格把控进出场车辆和人员,并做好消毒等疾病防控工作。
2.4. 产前观察与准备。预产期1个星期左右,应对垫草进行清理和消毒,产前补充垫草,准备产仔箱。母狐可能会出现焦躁不安,叼草做窝,时常鸣叫,拒食等现象。如有难产表现可进行助产或刨宫产手术。
	 
貉妊娠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繁殖效率、仔貉成活率和母貉的利用年限。我们应根据妊娠时期特点,提高妊娠期日粮营养水平,科学的加以管理,才能确保母貉的健康以及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1] 安铁洙, 宁方勇, 刘培源. 皮毛动物生产配套技术手册[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
[2] 夏玉芹.貉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6(12):72-73.
信息速递
政策发布
农业农村部:加强生猪产能综合调控,…
- 2025-10-31 8:45:49
- 河北畜牧网
河南县2025年鼓励牛羊出栏奖补措施
- 2025-10-30 8:53:58
- 河北畜牧网
河南15条举措加快畜牧业转型发展
- 2025-10-29 8:48:10
- 河北畜牧网
 
					 
										 
										 
										
相关推荐
貉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环京津冀高质量生猪产业链精液联…
畜牧技术走基层 乡村振兴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