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灭菌乳最新修订的国家标准GB2519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以下简称:灭菌乳新国标)正式实施,明确禁止在灭菌乳中使用复原乳,要求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并对相关定义、原料要求和标识规定进行了修订。
过去,人们曾担心乳企使用奶粉勾兑复原乳生产乳制品。如今,这样的担忧已成为历史。
在中国奶产业版图中,宁夏占有重要地位。2025年上半年,河北以293.7万吨牛奶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内蒙古以292.7万吨位列第二,宁夏则以236.1万吨紧随其后,位列全国第三。“夏少酷暑、冬少严寒”的自然优势和产业积淀,让宁夏在中国奶产业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国家“灭菌乳新国标”正式实施,这场聚焦"纯鲜"的产业变革,将为宁夏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历史性契机。
政策东风 催生变革机遇
灭菌乳新国标的实施,必将在行业内掀起层层涟漪。其核心在于切断复原乳使用通道,倒逼行业回归生鲜乳本源。对于宁夏而言,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最新数据显示,宁夏生鲜乳乳蛋白率达3.34%、乳脂率达4.06%,关键指标超越欧盟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都堪称高端原料。但长期以来,受限于加工工艺与冷链短板,鲜奶转化率不高,大量优质原奶被制成附加值较低的常温奶。
新国标的落地犹如破晓之光,为宁夏奶业指明了方向。这种政策红利正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宁夏业已形成的奶产业格局中,以银川和吴忠为核心,石嘴山、中卫为两翼的布局初具规模。这里涌现出8大奶牛养殖基地,规模化养殖占比高达99%以上,并孕育出159家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标准化示范场。而鼓励乳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发展巴氏灭菌奶和特色酸奶产品,在低温奶中寻找新的增长点,能够有效拓展高端鲜奶产品的溢价空间。
全产业链重构 激活内生动力
从奶源基地建设,到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在标准化饲喂的广袤牧场上,在规模化生产的厂房车间里,一场全方位的宁夏奶产业升级剧目正在上演。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宁夏生鲜乳的抽检合格率已连续15年保持100%,使得宁夏被农业农村部誉为“中国奶业优质安全发展的一面旗帜”。加之宁夏泌乳牛日均单产已由33公斤提高到37公斤,更是为生牛乳的全面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灭菌乳新国标实施后,乳制品中会保留更多的天然活性营养成分,无疑会从整体上提升宁夏奶产业竞争潜力。而提高生牛乳的转化与利用率,也会成为撬动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
目前,宁夏乳制品加工企业达46家,生鲜乳设计日加工能力突破2.3万吨。促进生鲜乳就地就近加工,提升新产品研发能力是发展所需。“内培”的同时,宁夏也在加大乳制品加工企业“外引”的力度,引导伊利乳业、富杨食品、巨元乳业等乳企新(扩)建稀奶油、浓缩奶及功能性乳制品生产线20条以上。以灭菌乳新国标推动全产业链升级,正在为宁夏乳企激活核心竞争力、推动生鲜乳制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注入“新动能”。
加强区域协同 打造产业新高地
目前,宁夏奶产业规模化养殖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新国标的落实,有助于加强养殖方与加工方之间的紧密联结,有助于扩大乳品精深加工规模,有助于促进奶产业合理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因此,以标准化提升乳品质量,以规模化提升生产能力,以全产业链升级打造核心品牌,宁夏奶产业大有可为。
站在新的起点回望,宁夏奶产业的发展好似一部浓缩的中国奶产业发展史。从解决"喝上奶"到追求"喝好奶",从规模扩张到品质革命,每一次跨越都暗含了这样的逻辑:锚定标准引领、依靠创新驱动、协同发展路径,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觅得良机。
“宁夏牛奶品质很好,要把它做大做强。”随着新国标的深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塞上江南”将为中国奶产业振兴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让“宁夏鲜奶”的品牌价值更加闪耀,更好地为健康中国战略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