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产仔开始至仔狐断乳分窝称为产仔泌乳期,银狐产仔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北极狐的产仔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母狐在产仔泌乳期会有较大的生理波动,关乎母狐的身体恢复以及仔狐的成活率和健康发育,所以应加强此阶段的饲养管理。
1. 产仔泌乳期的饲养
母狐的乳产量和质量影响仔狐发育,母狐日泌乳量较高,一般占体重的15%。为保证母狐和仔狐的营养需要,可在妊娠期饲料中添加2%~3%的乳品提高母乳量。产后应提供全价、清洁、易消化、新鲜的饲料,避免使用腐败发霉的饲料。产后3天左右,母狐食欲逐渐旺盛,仔狐的摄入量也逐渐增多,应随时灵活调整饲喂量。另外,如果母狐产后饲料中缺少维生素和矿物质,会导致母狐食仔现象的发生,所以应在料中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仔狐在20~28日龄时可以吃人工补充料,此时饲喂的料应该新鲜并且易于消化。为了预防仔狐的消化不良,可以在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在饲喂初期,饲料可以稀一些,便于仔狐舔食,后续随着日龄增加可以提高稠度,直至断乳前后饲喂成狐饲料。人工补饲后,若动物性饲料能量过高,易造成母狐泌乳量过大。因此,需合理控制饲料能量,以防仔狐出现黄白痢。40~70日龄的仔狐,建议每日喂3次。90 日龄后可调整每日饲喂2次。此阶段每只仔狐的日补食量宜为800至1000克,其中早上投喂日粮的40%,晚上投喂日粮的60%。
2. 产仔前后管理措施
2.1. 产仔前准备。按母狐第一次配种日期开始算,月份加2,日期减8为预产期。在预产期前1周左右应做好笼舍的清洁和消毒,充分垫草,利于仔狐的保暖防寒,尽量避免产后加草导致母狐应激。为防止垫草与仔狐脐带粘连感染,可在垫草上加层防护网。
2.2. 产仔护理。产仔多在夜间或清晨,并伴有痛苦的呻吟声。正常分娩时间约为2~3h。银黑狐平均产仔4~5只,最多8只;北极狐平均产仔6~8只,有的达到18只。母狐到了或超过预产期并表现出临产症状,但迟迟不见仔狐娩出,考虑可能发生难产,此时可进行人工催产,分两次注射催产素,第1次肌肉注射1ml,经2h未能产出,再注射1.5ml。催产无果可寻求兽医等专业人士,进行人工助产或剖宫产。
2.3. 产后检查。产后检查是产仔保活的重要环节。在母狐产后12小时内温暖条件下进行。此时检查人员手部应该清洁,无刺激性味道,动作快、准、柔、轻,防止母狐应激。需要清理笼内粪尿;检查仔狐脐带是否缠结,是否干净;胎衣是否剥离;统计数量和健康状况;观察仔狐是否吃上母乳,如果吃上母乳仔狐的嘴巴变黑,腹脐增大,群卧安静。
2.4. 关注天气变化。如有降温天气,人工控光产仔早的,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
3. 产仔泌乳期管理要点
3.1. 干净充足的饮水。母狐生产消耗较多体力,且泌乳对水的需求量大,同时泌乳期伴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故在产仔泌乳期需要供给干净充足的饮用水。
3.2. 仔狐护理。刚出生的仔狐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所以需要大量干燥的垫草给仔狐保温,另外产后需常常观察仔狐喝奶的状态,如果母狐乳汁不足,需加强饲料的营养,必要时进行药物催乳,每天投喂4~5片催乳片,连续投喂3~4天,如果没有改善,可将仔狐取出放至其他窝代养。代养时,将仔狐的身上涂上代养母狐的尿液,如果观察到母狐不接受,需及时更换代养母狐。
3.3. 断奶分窝。一般来说,在仔狐出生第45~60天且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时,进行断乳,与母狐分开饲养。当母狐泌乳量不足时,第40天也可断奶。如果同一窝中仔狐发育均衡强壮,可一次性全部断奶;如果发育不均衡可分批断奶,即先断体质健壮的仔狐,过一段时间后再给体质较弱的仔狐断奶。
3.4. 保持环境安静。母狐在产仔泌乳期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噪声、异味、艳服均有可能引发母狐应激,从而导致母狐伤害甚至吃掉仔狐。所以需要给母狐营造安静、平和的环境。
3.5. 重视疾病预防。母狐产仔泌乳期正值春季,雨水较多,湿度较大,应加强笼舍清洁,勤更换垫草。后期昼夜温差较大,不仅要预防仔狐感冒,也要预防中暑和食物霉变,所以需加强卫生和疾病预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