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数据显示,美国奶业每年因热应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3亿美元。如今,伴随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这一问题在我国的影响同样突出——不仅南方奶业长期受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热应激困扰,北方地区近年来也频繁遭遇热应激挑战,给奶业生产带来压力。
01高温“烤”验热应激对奶牛的三重打击
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奶牛受到热应激的影响主要有:
1.体温升高、呼吸加快;
2.采食量下降、产奶量降低;
3.繁殖力下降、疾病风险增加。
02耐热基因“突围”短毛奶牛的起源与突破
短毛(SLICK)性状起源于加勒比地区的森尼波尔(Senepol)等地方牛品种,是泌乳素受体(PRLR)基因突变的结果。该突变(chr20:39136558GC>G)为显性突变,即纯合型与杂合型均表现为短毛性状,使牛只毛发短而稀薄的,从而具备天然耐热优势。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牧场将这一基因导入荷斯坦牛,培育出首批短毛荷斯坦。此后,波多黎各、新西兰等地也陆续建立了短毛荷斯坦牛群体并投入产业化应用。
在国内,山东奥克斯联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展开攻关,成功培育出具备稳定耐热性的短毛荷斯坦种公牛,并率先开启该品种的产业化应用,为国内奶业抗热应激提供本土化解决方案。
03硬核抗热耐热短毛荷斯坦牛三大核心优势
1.更强的体温调节能力,轻松应对高温
携带SLICK基因的荷斯坦牛,在高温条件下直肠温度显著低于同群的普通牛,平均下降0.4–0.6℃。
短毛和稀疏的光滑被毛,散热能力更佳。
2.更稳定的产奶性能,保障牧场效益
在美国佛罗里达和波多黎各开展的研究表明,耐热短毛牛比普通牛在夏季产量稳定性提高65%,日均少减产2.4公斤,帮助牧场在高温季稳定收益。
耐热短毛荷斯坦牛与普通荷斯坦牛在夏季(圆圈)和冬季(圆点)的产奶稳定性对比。
3.更优越的繁殖力,加快遗传进展
波多黎各的数据表明,耐热短毛荷斯坦牛的平均产犊间隔为14.4个月,而普通荷斯坦为16.1个月,繁殖效率明显提升。
04耐热短毛奶牛冻精解锁耐热性能提升金钥匙!
伴随国内首个耐热短毛奶牛冻精产品正式发布,奶牛抗热应激技术终于从“品种培育” 走向 “实际应用”。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我国南北方高温天气频发的背景下,使用耐热短毛荷斯坦公牛冻精,对国内奶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降本增效:显著降低热应激导致的产奶量下降、繁殖率降低等经济损失,帮助牧场在高温季稳定收益;
2.保障健康:减少奶牛因热应激引发的疾病,提升机体健康水平,降低养殖过程中的医疗成本;
3.适配广泛:无论南方高温高湿地区,还是北方夏季突发高温区域,均可通过冻精配种快速改良奶牛群体,投入成本更低、见效更快。
目前,耐热短毛荷斯坦牛自主培育工作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25113888550)。
从国外的产业化验证到国内的品种培育与冻精产品发布,耐热短毛奶牛冻精的产业化,标志着我国奶业在抗热应激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奶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