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法律法规,农业农村部会同海关总署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将牛结节性皮肤病由一类动物疫病调整为二类动物疫病,现予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 第521号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农业农村部和海关总署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将2020年7月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联合公告第256号)中牛结节性皮肤病由一类动物传染病调整为二类动物传染病。 特此公告。
附件:农业农村部
海关总署公告 第521号
农业农村部 海关总署
2022年1月30日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 第521号.pdf

牛结节性皮肤病:牛结节性皮肤病是近两年 才在我国地区被确诊的一种牛的全身性感染疫病,各种品种的牛均易感染,可能
会给区域内牛养殖业造成重大的危害,是我国牛养殖业新的威胁之一。基于此,文章主要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基本概要,提出了一
些关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旨在为牛养殖户防治该病害提供参考,能最大限 度地减少甚至是避免重大经济损失。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叫做牛结节疹或牛疙瘩皮肤病,是牛的一种全身性及强传染性皮肤病。牛结节性皮肤病最早于1929
年在赞比亚被首次发现,然后在整个非洲大陆传播开来,蔓延到欧洲大陆、中东地区以及与我国接壤的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最终我国也出现疫情,给我国牛养殖业带来了新的威胁与挑战。所以,对于牛结节性皮肤病发生及防控措施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我国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牛结节性皮肤有效预防措施
定期做好牛舍的清洁工作
在牛结节性皮肤病预防过程中,应该从卫生安全角度进行清理。牛结节性皮肤病是一种病毒性的传染皮肤病,而传染病有效控制,需要定期对牛舍进行有效清理和消毒,能够防止疫病病毒传播。同时从卫生安全角度进行病害有效预防,也符合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治疗为辅,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实际的牛结节性皮肤病传播过程中,通过卫生安全控制,提升其预防效果。在实际的清理过程中,要求每周进行1~2次清理和消毒。
加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宣传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罕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效果。所以,在当前地区内进行牛结节性皮肤病预防过程中,要求完成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宣传效果。在实际的技术宣传过程中,要求对其病害进行预防处理。如,地方畜牧单位应该加强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宣传工作,采用多渠道宣传的方法完成对牛结节性皮肤病合理宣传工作,在实际的宣传工作展开过程中,畜牧站可以通过微信、抖音平台等新式媒体完成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相关宣传,确保其病害处理更加有效。兽医站等单位也要定期组织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宣传讲座,通过其宣传讲座的合理展开,确保其疫病预防更加有效,让养殖户具有良好的疫病防治效果,提升疫病防控质量。
完成疫病的隔离处理
地区畜牧兽医站单位还应该注重对疫病的有效排查,在实际的疫病处理过程中,养殖户本身缺乏经验,也不能对牛进行相关试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疫病的预防实施。所以,地区畜牧兽医站单位还应该做好相应的工作,加强自身的排查力度,完成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调研,如果排查出牛结节性皮肤病,一定要立即进行隔离处理,并完成对病牛的全面检查和病例分析。针对牛结节性皮肤病进行全面的试验研究分析。通过相应的技术研究,完成对疫病的预防和排查处理,确保疫病的综合处理更加有效,确保其技术的应用更加有效,最大程度上提升疫病效果。另外,通过相关试验研究,还完成对疫病的防控经验总结,提升疫病的综合处理效果。
疫病药物预防实施
采用药物进行有效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在实际的疫病药物预防过程中,还需要对针对药物使用以及药剂药量的使用进行预防,并且实际的药物预防过程中,还应该按照相皮肤病原理进行综合处理。
采用七清败毒颗粒以及芪贞增免颗粒等药物进行非特异性治疗,按100g兑水100kg或拌料50kg使用,连用7d。
注射羊痘疫苗,可以实现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有效预防,确保其预防措施实施更加合理。
结语:本文笔者针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进行分析,在实际的牛结节性皮肤病控制预防过程中,应该注重药物防治以及卫生防治双重治疗,确保防治更加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