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到2030年,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利用总量40%左右,肉牛养殖规模力争达500万头以上,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培育20个肉牛振兴示范县,再造1个千亿级绿色食品肉牛产业。
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肉牛产业发展基础,做大体量、做精品质,千方百计拓展国内外市场。
未来,将加快转变饲养方式,着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精准扶持中小养殖户,培育发展家庭牧场、养殖企业、养殖小区、养殖园区,形成小规模养殖与规模化养殖协调发展局面。
同时,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提升肉牛秸秆饲用、良种繁育、设施装备、疫病防控水平,着力提高肉牛产品质量和效益,支持养殖主体在产业发展中不断壮大,让农民从秸秆过腹增值、肉牛养殖中获得更多收益。
为推动肉牛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全省将促进肉牛产业链和价值链融合、供应链和创新链融通,加快培育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打造“皖牛”区域公用品牌,全力做好“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
未来,全省将加快构建秸秆饲料生产供应体系,支持肉牛、肉羊、奶牛养殖主体秸秆饲料化利用,对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家庭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永久性黄(青)贮窖、干草棚,单户收贮秸秆黄(青)贮发酵饲料100吨以上、秸秆干饲料50吨以上的,分档予以支持。
为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牧场组建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引导企业、合作社与养殖户订立育肥购销合同,形成担保贷款、托养分红、订单生产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养殖增收。
根据计划,实施品牌培育行动,做大做强“皖牛”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大力推进以绿色为主导的“三品一标”产品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