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创新、营销卖点到寻求技术工艺和创新独立性,国货品牌正在经历升级转型最佳时期。
它博会开幕第一天,一场聚焦功能性原料宠物食品为主题的研发论坛同期召开。活动从政策法规到市场需求洞察,从药食同源到分龄阶段,分享了最新趋势与干货内容。
现场嘉宾分享如下:
宠物食品研发论坛
主题分享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宠物分会代表:功能性宠物食品的合规开发和突出问题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宠物分会代表通过视频分享了《宠物食品配方中关于功能性原料使用的规范性解读》主题演讲,她表示,功能性宠物食品是宠物饲料的范畴,现在没有在法规层面或权威层面有关于宠物食品的定义,所以包装上不能进行“功能”两个字的标识。
另外功能性宠物食品还需要保证安全性,安全现在是指功能性的食品尤其是功能性的宠物饲料在正常摄入范围之内不对猫狗产生危害,所以必须是无害的。本质上宠物食品提供的是营养,不是治疗和预防疾病,所以不能进行疾病和治疗的说明和宣传,在广告法中也特别强调。
功能性宠物食品是具有调节具体功能,或者给宠主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宠物无害的,供宠物直接使用的产品。功能性宠物食品可以是宠物饲料,也可以是宠物添加剂饲料,也就是宠物营养补充剂或者补充性食品,另外也可以是其他宠物饲料或零食,就是其中某一个物质带来的功能,需要强调不能在包装上进行相关的标识。
关于合规开发的关键要求:一是必须要使用在“两个目录”内的原料和添加剂,要有使用限制的要求;二是生产工艺和制造方法非常关键的。
值得一提的是开发过程要科学客观,不应盲目追求时间效果。很多企业都是市场调研之后发现有市场,然后开发配方然后组织生产。其实不对。配方研发后应该确定是不是能稳定的生产,看代工厂能不能完全把产品没有太大损失的生产出来,之后进行适口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后才能生产,很多企业直接设计配方然后生产是不对的。对于生产和销售的需求,应要求代工厂的配合和营养许可证不混合使用。现在很多企业共同使用同一个生产地址,多企业同一个生产地址,原料仓、实验室不得共有。
另外就是其他宠物(非猫狗)的生产许可按照配合饲料的(特种动物)进行管理。对于生产工厂来说,需要有相关的供应商资质,供应商资质指单一饲料原料,比如蛋壳粉等需要有单一饲料的生产资质,供应商需要有生产饲料的生产资质。
企业还应按照《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相关制度,全面评估原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资质和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建立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值得,编制合格供应商名录,并保存供应商评价记录。
宠物食品产品功能宣称突出问题:
1、过于追求极限数值和过于短功效见效周期;
2、过于学术宣传,且无犬猫的相关数据,太过于学术;
3、直接预防治疗治病,违反广告法;
4、无犬猫相关证明;
5、使用不在目录中的成分。
小红书商业化宠物平台高更:小红书用户愿为颜值和体验买单
小红书商业化宠物平台专家负责人高更在现场分享了《从养宠用户小红书搜索行为,洞察功能性宠物食品创新方向》主题分享,在小红书,宠物本身就是一个流量密码,宠物也是平台持续发力的内容方向。平台用户的特征有三:
1、小红书用户非常年轻,95后占比达到了50%;
2、小红书用户热衷分享自己真实的使用感受,90%养宠笔记来自于真实的UGC;
3、小红书用户搜索特征强,无论是养宠还是化妆等都会在小红书上先进行搜索。
小红书平台上宠物食品的变化,可以充三个品类拆解:
1、猫粮用户表现出高度“纠结”的搜索行为,频繁搜索品牌、品种、使用方法和问题(如黑下巴、呕吐等),且搜索路径泛化至养宠经验及选宠品种。
用户对猫粮要求高,关注价值、工艺(如烘焙猫粮、双拼工艺)、成分及适用阶段,幼猫注重益生菌、高蛋白,成猫关注美毛(鱼油),老猫侧重肾病预防(牛磺酸)。
小红书用户偏好高颜值猫品种(布偶猫、金渐层、德文、暹罗猫),且养猫观念从“长肉发腮”转向健康管理(减肥猫粮热度上升75%)。
2、狗粮用户年龄轻熟,搜索更聚焦品类与品牌,人均搜索10.3次后购买,关注小型犬(比熊、西高地)及功效(去泪痕、增肌、髌骨健康)。
3、药保品类增长快,季节性明显,用户注重预防(驱虫、疫苗),猫狗需求差异大(猫侧重肠胃脆弱问题,狗侧重疫苗)。
小红书营销策略从KFS(内容+信息流+搜索)到精细化种草,强调买点转译(如“棉花糖爆改”替代“去泪痕”)和SPU矩阵投放,通过爆品带新品、细化功效区分等提升品牌力。
平台闭环能力增强,用户愿为颜值和体验买单,通过笔记、直播、私域实现转化,反哺精准投放。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吴怡博士:药食同源产品开发需遵循五大原则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吴怡博士在现场分享了《原料目录118种其他可饲用天然植物有关成分,如何赋能宠物食品研发?》 主题演讲,吴怡博士围绕“药食同源”主题,探讨了其在宠物食品领域的应用与挑战。她指出,农业农村部《饲料原料》目录中包含118种可饲用天然植物(如八角茴香、白术、白扁豆等),这些植物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符合“寓医于食”理念,旨在通过功能性食品改善宠物亚健康状态(如肠胃保健、关节护理等)。
药食同源的理论基础源自传统中医“四气五味”理论(寒热温凉、酸苦甘辛咸),需根据宠物体质对症配伍。清代已有宠物中草药配方记载(如治疗犬皮肤病的生地、玄参),但目前应用需注意剂量与品种差异。
当前药食同源宠物食品研发面临四大核心问题:
一是基础研究不足,配伍组方与剂量缺乏犬猫专属数据;
二是原料“道地性”差异显著,活性成分受产地影响;
三是宣称合规性需谨慎,需避免治疗性表述并提供科学依据(如论文数据或试验报告);
四是技术瓶颈,包括适口性优化(中草药适口性差)、剂型选择(粉剂、膏剂、干粮等工艺平衡)、功效因子不明确及检测方法缺失。
以姜黄素为例,虽在人类食品中广泛应用且体外细胞试验证明其抗炎抗氧化作用(如抑制关节炎症相关MMPs),但因其生物利用率低(口服吸收差、光不稳定)并缺乏犬猫体内试验数据,其目前未被纳入宠物食品合规原料。提升药食同源原料生物利用度需借助载体或协同配方。
最后,吴怡强调药食同源产品开发需遵循五大原则:
1、科学配方依据;
2、明确作用机制与应用方式(营养膏/干粮等);
3、靶动物安全性评估;
4、犬猫专属有效性试验验证(非小鼠试验);
5、严格质量控制。她提醒行业关注矿物元素协同效应(有机矿物质更优)及法规风险(如辅酶Q10下架教训),呼吁产学研合作推动合规创新。
PKC王牌宠物学院Jeremy Zhu:当前欧美宠物食品市场呈现三大趋势
PKC王牌宠物学院技术顾问Jeremy Zhu在现场分享了《国际宠物食品功能性原料新趋势:从天然有机到简洁标签》主题演讲,Jeremy Zhu介绍了PKC王牌宠物学院在宠物营养领域的专业背景,学院20年来培养了6万余名职业宠物营养师,并与行业大量品牌与工厂深度合作,输送人才。
Jeremy Zhu介绍了当前欧美宠物食品市场呈现三大趋势:
天然有机原料(2032年规模预计达360亿美元)、
清洁标签与成分透明化(67%美国消费者愿为简单标签支付15%溢价),
可持续原料创新(如藻类Ω3替代鱼油、昆虫蛋白)。
功能性原料中,益生菌/益生元增长最快,而关节护理(狗)和体重管理(猫)是宠主核心需求。学术研究聚焦协同效应,如后生元与膳食纤维结合、智能递送技术提升吸收率。
可持续实践方面,欧洲通过AI优化昆虫养殖(如Protix调控黑水虻温度),但适口性仍是挑战(猫仅耐受0.5%昆虫来源食材)。
政策上,欧盟计划2030年宠物食品中20%蛋白来自昆虫。市场数据显示,高端粮占比39%,功能性中端粮增速显著。溢价分析显示,低敏标签可带来15-18%溢价,而“无谷”可能折价7%。
行业整合趋势明显,医疗技术跨界应用(如包埋技术),供应链企业直接进军品牌端。欧美产学研结合紧密(如玛氏孵化创业项目),PKC则通过工厂实地教学,整合营养学、营销等多学科,培养职业宠物营养师,推动宠物食品科学落地。
福贝宠物湿粮负责人张迪:不同生命阶段的宠物对营养需求差异显著
上海福贝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研产技术部· 湿粮负责人张迪在现场分享了《对症下粮,软硬兼施》主题演讲,张迪从宠物分龄健康的角度,分享了宠物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变化。
他指出,宠物年龄的科学对待至关重要,不同生命阶段(幼年、中年、老年)对营养需求差异显著——幼年需提升免疫力,中年需精准能量控制,老年需关注关节、消化及慢性病预防。
中国宠物行业经历了从90年代的启蒙期到2011年后的快速发展期,宠粮也随之从剩饭剩菜(1.0)演进至功能性4.0阶段,消费者如今追求天然原料、少添加及特定健康功能。
数据显示,宠物医疗开销占比高达20.7%,仅次于主粮,其中消化系统疾病与喂养方式直接相关。牛肉、乳制品等常见原料易引发犬猫过敏或乳糖不耐,而高绝育率(猫85%、狗74%)加剧了肥胖风险,这与市售高肉高蛋白粮、城市活动空间不足及饮水缺乏共同构成健康隐患。
宠物年龄换算揭示其生理衰退速度远超人类(1岁≈人4岁),老龄化趋势催生了"银发经济"需求,关节护理、体重管理及泌尿健康(尤其猫)成为市场热点。
针对这些需求,福贝宠食开发了软粮产品,通过低温蒸煮工艺保留营养,30-35%含水量平衡补水与能量密度,多孔结构提升消化率至90%以上,适配老年宠物牙口与代谢特点。
张迪强调,宠粮需动态匹配生命阶段,"没有通用配方,只有刚好适配",呼吁行业从拟人化趋势(如药食同源)中汲取灵感,同时依托技术工艺最大化原料效能,延长宠物健康寿命。
会上还进行了一场以《科学喂养vs内容创新,中国式创新的可持续升级之路》圆桌研讨,由万宠创始人朱崇璧主持,中誉宠物董事长安中平、山东帅克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左岩峰、高爷家/许翠花创始人彭瀚参与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