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生猪
猪病严重!新希望、天邦、正邦、傲农纷纷撤离北方,“南猪北养”将成历史?
来源:农财宝典 时间:2024-7-3 8:39:39 浏览:3890次

       据报道,近年来,新希望、天邦、正邦、傲农等猪企纷纷撤离北方疫情严重地区,“南猪北养”或成历史?

  据《南方周末》2017年报道,多家大型养猪企业纷纷开始“南猪北移”。据不完全统计,至少8家上市猪企宣布了该项计划。此前,多位业内人士推算,待这些大企业陆续投产,包括2017年在内的5年后,东北将一举超越四川、河南等养猪大省,成为中国最大的生猪来源地。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型养猪企业撤离北方疫情严重的地区。

  山东、河北等地疫病频发,部分猪企撤离北方

  据悉,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新希望提问,整理了历年新希望猪场建设的公告,山东、河北占比较大,为什么实际运营产能并不大,是不是目前闲置的产能主要集中在这两个省?

  新希望回复称,公司过去的猪场投资确实在山东、河北等地较多。这两个省份在ASF首次爆发后,2019—2020年的复产保供阶段,也吸引了全行业其他企业或养殖户的大量投资,导致养殖密度大幅提高。此后,ASF在2020年底和2021年初发生了弱毒化变异,在缺少山地丘陵阻隔的华北大平原上快速蔓延,导致此后几年这些区域的养殖环境急剧恶化,全行业在这些区域的养殖成本都整体偏高。部分友商几乎完全退出这些区域,公司在这些区域也对部分疫病频发、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的产能做了清退,也导致目前闲置的产能在这些区域分布较多。

  近日,有投资者提问向新希望提问表示,天邦、正邦等很多生猪养殖企业都在撤离北方疫情严重的地区,会不会带来上述地区猪价供需关系向好、养猪密度降低等有利因素?公司何时加快北方疫情严重地区的复产和扩产?

  新希望回复表示,一定区域内的供需关系,会随着产能的退出有所好转,但由于大区内的生猪的跨省调运,与跨大区的猪肉调运依然存在,所以这种供需关系转变带来的猪价差异,不会特别地大或者持续时间特别长。

  此外,新希望还指出,养猪密度降低会带来一些外部环境的向好改善,但此前一些病毒在外部环境中的常年累积依然存在,完全的减退与消除也需要较长时间。

  公司会根据自身产能改造进展、行情变化、自身在特定区域的养殖水平改善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适时调节产能,近期也会已经在做部分场线的复产准备,其中也包含个别北方的场线。

  部分猪企将产能向南方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五月正邦在业绩说明会上也表示,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天邦逐步清退山东等产区的低效猪场,将育肥产能向两广转移。

  2024年一季度,山东、皖北、苏北等北方产区的部分猪场受疫病影响的尾猪处理成本较高,且部分待清退猪场的满负荷率较低,导致其最高成本在18元-20元/公斤区间。

  2024年,ST天邦计划出栏600万头生猪,目前两广大区出栏占比约占总出栏的26%,预计未来两广区域年出栏量将逐步增加至占公司总体上市量40%。

  日前,财联社在专访提问,天邦的养殖产能正在往南方地区转移,问及产能南调对天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天邦食品董事长张邦辉表示:我们把猪放在北方养,成功的机会应该比广东、广西和湖南山区里养,可能要少至少百分之十,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压力。

  我们去年全成本那么高,与山东(当地一些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山东疫情比较多,另外行业生态也不好,卖猪的人老想偷我的猪。甚至我们有一些把关不严的员工也会干一些我们容忍不了的事情。所以在疫情和行业生态的双夹击下,我们只能走一条路,把猪往南方走。

  此外,傲农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公司养猪产能主要聚焦在江西、福建两地。

 
相关信息  
当“猪周期”红利消退,谁在裸泳? [2025-3-25]
国家统计局:2025年2月上旬生猪价格环比下跌3.8% [2025-2-17]
保育仔猪该如何饲喂粥料?粥料有啥缺点? [2025-3-25]
克明食品:养猪仍亏损近1亿,预计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 [2025-3-25]
3月25日中国外三元猪价格偏弱 [2025-3-25]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金鸡论坛—— 2025家禽产业…

[详细]
关于举办第40届(2025)山东畜牧业博览…
动物病原与生物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首轮邀请 | 2025第三届中国本土猪暨…
关于举办2025中国蛋鸡与蛋品产业发展…
珍谋钧略十周年公益大讲堂欢迎您
2025济宁国际蛋品产业发展峰会 第一…
创新链未来!2025好猪苗养成大会暨仔…
最新议程!2025中国猪业6元成本突围…
第六届2025河北省猪病防控大会第二轮…
第十二届家禽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技术…
2025 河北国际畜牧业博览会
更多>>

政策发布

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 审…

[详细]
湖北八部委联合出台“牛十条” 力促…
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
湖北八部门联合出台“牛十条”,助力…
“产业链升级+智慧转型!2025两会畜…
2025两会畜牧业新政策亮点速览
生猪养殖相关政策法规你一定要懂!
畜禽养殖“三补一贷”新规:千万补贴…
锡林郭勒盟出台了稳定肉牛产业高质量…
内蒙古自治区发布农村牧区畜牧业生产…
呼和浩特市农牧局稳步推进全市动物疫…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生猪产业变革——…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