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牛羊
科技创新与人才驱动:中国奶业的复兴之路
来源:中国经营网 时间:2025-3-10 9:29:21 浏览:3263次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奶业作为关乎国民健康的重要产业,再次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中国奶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链升级,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关注的核心议题。

  科技创新驱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乳铁蛋白在牛奶中的含量非常低,提取和制备难度极高,价格还贵,差不多10吨原奶才能萃取出1公斤的乳铁蛋白,国际上最贵的时候能炒到每公斤2万多元人民币。”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全球创新中心科学研究总监王彩云表示。

  就是这样一个关键原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都没有攻克提取乳铁蛋白的科技难题,只能依赖进口,价格非常昂贵,还经常缺货,不仅提高了国内乳制品生产使用的成本,更严重影响到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

  为了实现这一突破,王彩云和她的团队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突破重重困难,终于靠自己,创造了“乳铁蛋白定向保护技术”,可以将常温纯牛奶中乳铁蛋白的保留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了90%以上。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实现了国内行业首创,更打破了国外关键技术壁垒、实现世界首创。而过去2、3万元一公斤的乳铁蛋白,现在可以降到5、6千元,降低了进口成本,让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

  同样在乳清蛋白、乳铁蛋白、α-乳球蛋白、酪蛋白、骨桥蛋白等关键原料发力的企业,还有飞鹤乳业。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建议,加大力度推动乳品功能性原料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建立健全乳品功能性原料的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支持乳制品深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项目,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在全行业应用。同时,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为我国乳业长远发展储备核心力量。

  此外,为中国奶业创新奋斗几十年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农业大学乳业学院院长孙志宏。乳酸菌因被誉为乳品加工、动物养殖和作物种植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芯片”,2023年,我国乳酸菌产值就达到1260亿元,且年复合增长率为12%以上。即使如此,我国的菌种、技术及产业被国外长期控制。

  2003年至今,孙志宏和“寻菌”科研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在乳酸菌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有效解决了我国乳酸菌制剂菌种和技术被国外垄断的“卡脖子”难题。其成果不仅将推进奶业的发展,还将覆盖食品行业的多个领域。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就奶业创新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据其介绍,新希望旗下的新乳业积极投入生物发酵与酶工程技术研究,依托现有的2000余株乳酸菌菌种库,强化乳酸菌及其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打通从菌种筛选、功能验证到产业转化的全链路产业研究路线,铸造生物 “芯片” 护城河,结合酶工程技术的研究,提升发酵乳产品品质,赋予产品更好的口感和更多的营养价值。

  王彩云表示,中国奶业与全球奶业的同台竞技,逐渐转变为供应链产业链的竞争乃至创新链的竞争。她建议,围绕“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再到一块奶酪”的产业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增强中国奶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奶业人才引进与培养搭建平台

  奶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当前我国奶业面临着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的困境。

  孙志宏指出,乳酸菌产业发展涉及微生物、食品科学、动物营养、植物抗病、土壤改良、合成生物等诸多学科,但乳酸菌产业优势省份相关的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点严重不足,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仍是空白,科研系统性和自主创新能力较低。

  孙志宏建议,应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等乳酸菌产业优势集中地区,进一步加强生态学、草学、畜牧学、食品科学等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培育高水平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他唿吁加大对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国家乳酸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创新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机制,着力集聚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及中青年骨干,为乳酸菌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王彩云建议,打造新型产学研用融合生态圈,为更好发挥创新人才优势,鼓励教师和科研院所人员在完成教学任务和学术研究的同时,实现与合作企业的项目开发、技术应用等相关工作,灵活调整、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发挥多方间的协同效应。

  王彩云还建议,加速推动校企间贯通式创新,促进企业和行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她唿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接科技重大项目,加强共性技术研发,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行业间的贯通式创新,强化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从而将创新主体的“单兵作战”变为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多方的“协同发力”,实现创新资源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王彩云强调了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性。该中心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通过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些科技创新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加快推动产业链数智化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在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加快形成乳业新质生产力”的建议。他指出,蒙牛长期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加快推动产业链数智化转型升级,持续打造乳业生产力,为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史玉东建议,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提升消费者体验和扩大市场规模。

  此外,伊利也完成了跨越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全链数智化布局,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

  尤其是在消费端,伊利推动“全域、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消费者数字化运营,搭建覆盖400多个数据源的大数据雷达,开发了与1.5亿消费者在线协同共创新品的智能洞察系统,平均用3.5天就可以完成市场洞察,不断打造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的健康产品。

  刘永好介绍,新乳业从信息化、数字化到智能化,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随着人工智能与数字科技叠加,对于提升企业效率、规范生产范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乳业也会积极拓展AI应用场景。

 
相关信息  
乳制品供给侧带动消费新趋势 [2025-8-4]
2025年8月4日 全国最新羊价 [2025-8-4]
2025年8月4日 全国最新羊价 [2025-8-4]
2025年8月1日 全国最新羊价 [2025-8-1]
2025年8月1日全国育肥牛均价 [2025-8-1]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凝聚多方合力 保定市畜牧业…

[详细]
发布!2025第四届河北8·18养猪技术…
聚力科技赋能 共促蛋业协同—2025京…
众志成城 共渡难关 | 利德尔驰援保定…
摸准滦州猪业脉 献策铺就振兴路——…
遵化猪事深调研 智献良策助发展——…
听呼声 解难题 赋能生猪产业增效降本…
金大康、中牧实业、巴德生物等企业邀…
精之源、牧工商、仟客莱等企业邀您共…
康嘉种业、永诚育种、和利美等企业邀…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
专家重磅定档!助力河北8·18养猪技…
更多>>

政策发布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印…

[详细]
农业农村部放大招!研究新支持政策,…
好消息!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出台《促…
农业农村部印发《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农…
统一养殖场备案要求和标准 加快构建…
《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办法》公布,20…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全国智慧农业行…
全国畜牧总站发布畜牧业应对暴雨高温…
最高每年奖补3000万元!四川出台一揽…
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
农业农村部批准1个新饲料品种和3个新…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