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先后组织召开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会议5次,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全面开展排查监测和设卡检查防控工作。目前,排查工作已覆盖全县19个乡镇。
二是明确职责,压实责任。为进一步做好防范工作,该县先后下发了《关于设立八洛等临时动物检查站的通知》、《关于印发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及产品调运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成立非洲猪瘟防控应急指挥部,制定应急预案,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压实责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严防死守,全民“阻击”。该县已在省境边国道和省、县道界设立贯洞镇八洛、斗里镇牙里和平洞、秀塘乡4个临时动物检查站,明确农业、公安、公路、交警和相关乡镇抽调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检查,严防疫情省份及疫情相邻省份的生猪及其产品进入县境内。同时,要求各乡镇根据各自接边道路情况,设立临时检查站点,加强联合执法检查和巡查力度,禁止生猪调出、调入,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局及各乡镇进行正面宣传引导,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全民防控工作。
四是扎实做好检疫监管。深入推进“屠宰联打”行动,不断规范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切实加强检疫监管,严格落实跨省调运用动物报告制度。对发现的问题生猪和生猪产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对发现来自疫区的生猪和生猪产品,立即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果断处置,严防疫情传入。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次,共检查生猪调运16车次,检查生猪524头,查处违法案件2起,立案2起。
五是认真抓好疫情监测。发动村级畜牧兽医协管员,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加强对生猪养殖、屠宰环节的巡查力度。特别是牲畜交易频繁地区、养殖密集区等地区要突出抓好引进生猪及其产品的疫情排查工作。出现生猪不明原因死亡异常增多的情况要及时上报并进行排查,对疑似病例要求按有关规定迅速采样送检。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和举报疫情核查制度,一旦发现异常,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果断处置,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六是充分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应急值守,切实做好储备物资、应急队伍等应急准备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指挥系统有效运转,确保一旦出现突发疫情,能够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有效处置。目前,该县应急储备防护服1240套、防护手套1100双、防护口罩1130个,启用应急经费15万元。
七是做好餐厨废弃物监管和处理。进一步加强餐厨废弃物的监管和处理,落实监管责任。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联合行文,全面禁止使用餐厨废弃物饲喂生猪。截止目前,县城主要餐饮饭店共摆放有餐厨废弃物专用收集箱60只,每天清运2次。
八是积极开展正面宣传引导。为做好全民防控和舆情管工作,该县加大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加强对猪养殖、经营、屠宰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增强自主防范意识,积极营造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县农业部门及时发布风险提示,严禁养猪场(户)从高风险区调入生猪,切实做好非洲猪癌防治技术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兽医人员对突发疫情的鉴别诊断、早期报告和规范应对能力。自8月初以来,该县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张贴通知700余份,在重要交通路口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4副,与屠宰场、养殖场(户)、生猪贩运人员签订承诺书100余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