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由河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养猪专业委员会、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共同发起的“‘冀之行’猪场技术服务”公益活动走进沽源县,开展专题调研。
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副秘书长、河北省农技协养猪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闫恒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张家口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朱莉丽、沽源县畜牧站站长赵树波、河北省农技协养猪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跃飞、福建永诚育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区域经理李善良等参加调研,以专题研讨、实地勘察等方式,聚焦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高温雨季养殖管理、种猪育种优化等关键问题,为当地养殖场户提供针对性技术方案,并解读产业扶持政策,切实推动技术服务落地见效,助力提升区域生猪养殖水平。
本次座谈会,河北新老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沽源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沽源县博联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京源康顺养殖有限公司、沽源县棠梨养殖专业合作社、沽源县大碱滩生猪养殖场等企业代表,结合各自实际,详细介绍了养殖场的存栏规模、养殖模式、疫病防控措施及近期产能效益等情况,同时也坦言在发展中面临的难题。针对企业代表们提出的这些痛点难点,与会专家逐一进行了答疑,同时,专家们还围绕沽源县乃至河北省生猪产业的发展趋势,从政策红利把握、市场风险规避、产业模式创新等角度,为企业明晰了发展方向,助力企业更好地应对行业挑战。
会上,闫恒普主任指出,自2018年非洲猪瘟以来,养猪业承受着双重压力:一方面,疫情冲击的余波持续显现,中小猪场因防疫能力有限,面临的生存挑战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市场波动频繁导致的价格起伏、供需失衡,让中小猪场在资金周转、养殖计划调整上屡屡碰壁。在此背景下,增效降本成为突围关键。而无抗养殖作为行业新方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关系猪肉品质与食品安全,更是提升效益、顺应消费升级的必然选择。
朱莉丽站长强调,能够参加本次活动的企业,都是当地生猪养殖的佼佼者,基本都能实现盈利,但是养猪是个精细活,大家要重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学会“算好账 看方向”。不能只顾埋头养殖,更要算清成本账、效益账,同时密切关注外部信息(比如饲料价格波动、疫病流行动态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养殖收益,忽视不得。另一方面,要从“懂行”向“精业”转变。养殖业从来不是被动依赖环境,关键是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要借鉴头部企业在生物安全方面的成熟经验,把管理做细做实。外界环境或许有不可控之处,但只要自身管理到位,就能最大限度降低病毒、细菌的侵袭风险。
此次“冀之行”猪场技术服务(张家口站),通过多方联动的深入交流与精准对接,全面掌握了沽源县的生猪养殖企业在存栏管理、疫病防控、市场应对等方面的实际状况与突出难题。活动中,专家团队针对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增效降本路径、无抗养殖推进等核心议题,给出了兼具专业性与实操性的指导建议,为企业明晰了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