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牛羊
牛价回落近2元!涨价潮后供需失衡致下跌,多重因素叠加7-8月上涨无望,业界看好四季度
时间:2025-7-11 8:36:45 浏览:3079次

“我们销售的主要是养殖母牛,自5月以来,较今年高点每斤回落了1元左右。”河南许昌欢欢牛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崔云鹏告诉牛羊视界。

今年年初至5月上旬,国内活牛价格较去年明显回暖,部分地区活牛收购价一度涨至每斤16.5元,不少养牛户惜售观望。然而自5月中下旬以来,行情出现波动回调,部分地区活牛价格较峰值回落了1-2/斤。

目前各产区是何价格,什么因素引发了此轮涨跌势,后市价格将如何?就这些行业关心的问题,近期牛羊视界向国内几个主要产区销区了解情况。

01行情突涨难持久,活牛价格回落1.5元/斤

当前各主产区活牛价格普遍从高位下滑河南许昌主要销售繁殖母牛的千头场为例5月以来每斤价格较年初高点回落约1元。贵州毕节地区小公牛出栏价已从高峰时的每斤1617元降至15-16元,养殖户实际售价还要低约1元。云南大理中刍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提到,云南滇西地区小公牛价格也从春节后的高峰每斤17.5-18元逐渐下降至约12元,繁殖母牛价格虽相对稳定在每斤10.511.5元,但需求明显转弱走货缓慢

笔者同时也了解了广东一些活牛交易场和屠宰场的近期价格,5月上旬,东莞、汕尾的肥公牛最高到16.5元/斤,江门的肥公牛均价在15-15.5元/斤,截至目前,上述地区的降幅在每斤0.5元以下。

总体来看,除个别地区因优质母牛数量稀少价格波动不大外,大部分地区活牛价格已较前期高点下调0.5-1/斤,散养户出售价格降幅更为明显。“肉牛活牛价格在5-6月下跌1-1.5/斤,昨天长春的育肥母牛价格在每斤9.5-10.5元之间,东北跟内蒙地区大部分都是这样价格。”广东省广宁县天运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宋迪时提到。

牛价回落,几家欢喜几家愁。愁的是养殖端,价格的大幅回落导致养殖端利润压缩,行业陷入普遍亏损状态。不少养殖户反映“养一头牛亏几百上”,更有人无奈感叹“养牛不如去打工”。宋迪时指出,今年3-4月份这波行情,很多小养殖户趁势扩张太过盲目,入手时平均19-21/斤的高价架子牛,较往年11-15/斤时每头小牛差了3000多元,加之8-10%的饲养成本提高,不管养殖技术多高超,这样盲目“追高”都不可能在价格上留有利润。

喜的是屠宰端,犇鑫食品有限公司面向大湾区市场提供屠宰热鲜肉,选牛的要求也较高。该公司董事长赵大春告诉笔者,6月以来,供货过来的西门塔尔公牛母牛都掉了6-7/公斤这使得屠宰端情况与3-4月明显不同:“那会打关税战,活牛价高,牛肉却不涨,多宰一头多赔一头。现在牛价下来一点,虽然肉价也掉了5毛钱,但是还是有点利润。预计到8月下旬,我们的屠宰量将增加10-20%。”

02上涨缘于人为炒作,小牛价格飚至17元/斤

这一轮牛价先涨后跌、大幅波动,背后原因错综复杂,既有阶段性炒作因素,也有供需基本面的深刻变化。

跟风炒作”是前期上涨的主要因素今年春节后至全国大会期间,国内牛价一度出现异常上涨行情,背后不乏人为炒作和区域价差驱动的因素。崔云鹏指出,年初曾出现一波“南牛北运”的现象,很多散户惜售待价,造成市场短暂性紧缺,助推价格冲高。贵州毕节纳雍县鸽子花农业公司董事长叶天华也提到,春节后北方部分地区因环保禁养导致牛源紧张,大量牛贩涌入通辽周边抢购,通辽牛价因此暴涨;与此同时贵州市场反应滞后一周,南北价差悬殊,吸引许多北方牛贩南下贵州采购小公牛贩往北方牟利。受此影响,3-4月份贵州等地小公牛供不应求,价格被迅速推高至每斤16-17元的峰值。这种区域性炒作和跨区调运带来的行情上涨缺乏持续性,属于短期行为。宋迪时也提到,上一轮上涨是由北方大型屠宰企业抬高胴体收购价格,以及小公牛的大批量补栏造成的市场跟风上涨。

“奇葩抢牛”难长久缺乏真实市场需求的行为,一旦市场供需格局回归理性,价格势必也将随之回落。进入二季度后,牛价由涨转跌,透露出供需关系的逆转。一方面,前期高价刺激了供应增加,而消费端却持续疲软,导致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凸显。通辽奈曼旗锦瑞安格斯牧场总经理车建波分析称,当前市场牛源相对充足,而消费端需求普遍疲软,北方不少屠宰场的屠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一半。由于去年同期牛价和牛肉价格较低,曾刺激了一波消费增长,但今年随着价格反弹,终端消费不增反降,屠宰企业订单减少、库存积压,不得不降低收购价以减少亏损。据了解,不少屠宰场因亏损严重而大幅减产,能减少屠宰量的企业都选择了减量经营。另一方面,夏季消费淡季的到来也加剧了需求下滑。进入6月后,高温天气导致牛肉消费减少,加之暑期临近,终端餐饮和团体消费下降,市场走货明显放缓。浙江嘉兴嘉豫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波介绍,该公司每天供应浙江市场50多头活牛,7月进入淡季后需求量将减少约三分之一,主要就是因为天气炎热导致消费不旺。同时,奶牛养殖业的波动也对肉牛供应产生影响。今年以来国内奶价低迷,不少乳业牧在夏季热应激淘汰牧场奶牛,大量奶牛进入牛肉市场,增加了牛肉供给。这些因素叠加导致市场上牛源阶段性过剩,价格承压下行。

国内上市农牧企业某资深行业人士表示,当前国内牛价再次下行,原因依然是供过于求,虽然从产销两端来看,都呈下降趋势。养殖产能减少的幅度仍然小于消费量下降的幅度,尤其是五一黄金周之后,“一节淡三街”促发消费需求直线下滑。该行业人士透露,每年5-8月份都是牛肉消费的传统淡季,在当下消费力下行时期,更是淡上加淡。

03三季度牛肉消费疲软,行业普遍看涨第四季度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短期内牛价难有大幅上涨,将维持低位震荡态势

从短期来看,消费淡季和供应宽松的局面仍将持续,牛价缺乏上涨动力。车建波预计,今年“十一”国庆节前牛价上涨希望不大,夏季消费低迷导致育肥牛销售不畅,架子牛和母牛行情也受拖累。9月份前后,又将有一批草原牛集中出栏上市,进一步增加阶段性供给压力。因此他判断真正的行情转机可能要等到10月之后,进入秋冬消费旺季后才会出现,但具体上涨幅度还要看届时消费端的恢复情况。在这之前,牛价大概率将在低位徘徊,难有明显起色。

“整个下半年活牛我是看跌的,一个是现在已进入牛肉消费的淡季,整体珠三角的屠宰量大约下降20%左右。另外从今年上一批补栏的情况来讲,今年的8月份左右会面临一个肥母牛的集中上市,在年末会面临育肥公牛集中上市,这两波集中补栏造成的集中出栏,或许会引发挤兑,而且这一轮都是高价架子牛,养殖出栏价格必然是亏损,养殖户向来都是出现亏损就会紧张性抛售,可能对年底的牛价进一步造成冲击。”广东某行业人士提到。

从中长期看,行业供需必须重新走向平衡,牛价才有温和回升的基础。

经过此轮行情低谷,不少养殖户退出或缩减规模,未来全国牛源总量有所下降。车建波指出,目前行业内总的牛只数量比去年同期要少,很多传统肉牛场都缩减了存栏规模。当前市场正处于“牛源少、消费也低迷”的弱平衡状态,后期消费旺季到来,牛源供应可能偏紧,届时牛价有上涨空间。叶天华表示,由于前几年牛价低迷时许多养殖户选择不配种直接出栏,导致目前市场上适龄小公牛和小母牛数量减少,这将对后市价格形成支撑,出现暴跌的可能性不大。

佛山市爱牛说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林进行认为,因受经济环境影响,餐饮端可能配合一些折扣来经营,导致利润较往年薄一点消费总量变化不大“牛价的变化,受体重不同、质量优劣影响很大,看局部价格的涨跌也许有失公允,优质的牛价还是很坚挺的。”据他介绍,活牛收购降幅大概在每斤24毛。“过去两年的行情把一些养殖伤的太深了,很多地方的牛栏都大面积空着,能坚持到今年下半年的应该会迎来难得机遇。”他看好后市的行情

随着国内经济和消费的逐步复苏,牛肉需求有望在三季度后恢复增长。笔者观察到,近两年牛肉价格走低催生了各类牛肉餐饮消费的兴起,消费者对牛肉的接受度提高,北方地区的鲜牛肉消费也开始兴起。例如,在广东大湾区和长三角等南方市场,新鲜牛肉销量已超过进口冻品,受到当地餐饮业的青睐。一些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如海底捞)开始采用现切现卖模式,推动本地屠宰和配送体系发展,也有利于扩大鲜牛肉消费市场。综合来看,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和前期产能调整的逐步显现,预计10月以后到明年春节,牛肉消费需求将回,届时可能出现一波行情反弹。

近年来外部环节多变复杂,让整个产业高筑的不光是库存,还有成本。数据显示,我国牛肉进口量近年来持续增长,大量涌入进口牛肉对国内牛价形成了不小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活牛和牛肉价格的上涨。与此同时,养殖成本的上升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自繁自养一头育肥牛的成本约在每斤15元左右,而市场收购价一度跌至14/斤,出现价格倒挂。还有一波人热衷“追涨杀跌”,但在变化莫测的市场里,亏的血本无归,黯然离场。

肉牛行业发展是长期风险也是多方面的,不能光盯着利润,急功近利,抱有短期致富的幻想。应站在以身入局,把肉牛养殖当成可传承的事业,充分发挥地域资源合理开发,谈长远发展“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抱着长期持有的态度,积极应对市场的涨跌,保持稳定的利润。这是宋迪时认可的生存法则。崔云鹏也提到“养牛是大周期的事业,要长期坚持。适时做些减法,算好投入产出账,才不会在遇到行业波动时恐慌。”

 
相关信息  
牛价回落近2元!涨价潮后供需失衡致下跌,多重因素叠加7-8月上涨无望,业界看好四季度 [2025-7-11]
光明种公牛首登国际公牛排行榜 [2025-4-11]
2025年1-2月国内乳清类产品进口量同比增加35.4% [2025-4-1]
2025年7月11日 全国最新羊价 [2025-7-11]
2025年7月11日全国育肥牛均价 [2025-7-11]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聚焦一线倾心声 服务产业助…

[详细]
把脉产业寻痛点 精准服务解难题——…
邀请函!2025中国北方畜牧业博览会暨…
2025第四届河北8·18养猪技术交流大…
2025第四届河北8·18养猪技术交流大…
更多>>

政策发布

最高每年奖补3000万元!四川…

[详细]
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
农业农村部批准1个新饲料品种和3个新…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
农业农村部批准88家公司生产的187种…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