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家禽
蛋价“跌跌不休”:10月鸡蛋市场上演“旺季不旺”行情,供应过剩与需求淡季
时间:2025-10-24 8:36:34 浏览:3039次
      一、价格走势:旺季遇冷,17.6%跌幅创阶段性新低
  (一)中上旬价格“自由落体”,周度跌幅超10%
  2025年10月,鸡蛋市场行情呈现出显著的异常态势。月初,鸡蛋价格处于3.35元/斤的相对高位,然而,在短短半个月内,至中旬时,价格急剧下滑至2.76元/斤,累计跌幅达17.61%。若单独考察周跌幅,最大值达到10.2%,创下2023年以来同期的最大跌幅记录。
  月中,贸易商鉴于价格跌至阶段性低点,试图通过逢低补货获取利润。这一市场行为使得蛋价出现了短暂反弹,涨幅达7.25%。但由于需求端难以匹配价格上涨的支撑需求,反弹未能持续。蛋价迅速回落至2.8-2.9元/斤区间,呈现出反弹短暂、下跌持续的疲弱市场特征,给养殖户和贸易商带来较大经营压力。
  (二)区域分化显著,南方销区领跌全国
  从地域维度分析,鸡蛋价格区域分化现象十分明显。在主产区,如山东、河南等传统产蛋大省,鸡蛋均价一路下滑至2.7-2.8元/斤,与9月相比,下跌幅度达23%,养殖户面临着价格持续下行的经营困境。在南方销区,广东、浙江等地受到冷库蛋集中出库的强烈冲击,批发价跌破2.9元/斤,部分市场甚至出现2.7元/斤甩卖的情况,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商超为吸引消费者,频繁开展促销活动,散装鸡蛋零售价大幅下降,跌破3元/斤,较中秋前下降1.2元/斤。消费者受“买涨不买跌”心理影响,购买热情显著降低,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低迷态势,整个鸡蛋市场陷入恶性循环。
 
  二、供应端:存栏高位+产蛋率恢复,库存压力爆表
  (一)13.6亿只存栏量压顶,产能去化举步维
  2025年10月,鸡蛋供应端面临较大压力。据某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产蛋鸡存栏理论预估值高达13.6亿只。虽与9月相比,环比微降0.56%,但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4.8%,处于近五年高位。
  从数据背后的成因来看,9月新开产蛋鸡数量达8100万羽,主要源于6月补栏鸡苗数量较多。同时,老鸡淘汰进度缓慢,淘汰日龄延长至500天,同比去年增加15天。众多养殖户期待蛋价上涨,导致实际在产蛋鸡数量远超市场预期,市场鸡蛋供应严重过剩,对蛋价形成巨大下行压力。
  (二)产蛋率恢复+冷库蛋出库,现货供应“双重增压”
  随着秋季来临,气温逐渐回落,蛋鸡生产性能从夏季的低迷状态中恢复。产蛋率从夏季的85%稳步回升至92%,单只蛋鸡日均产蛋量增加5%。这一变化换算到整个市场,日均供应增量达2000吨,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过剩局面。
  更为严峻的是,华北、华东等地前期囤货的冷库蛋开始集中出库。据估算,市场仍有超过10万吨库存蛋等待消化,相当于当前日均消费量的30倍。大量低价冷库蛋涌入市场,与新鲜鸡蛋展开价格竞争,致使现货价格受到压制。经销商为尽快出货,纷纷降低价格,加剧了市场价格竞争,使鸡蛋市场形势更为严峻。
 
  三、需求端:双节透支+淡季效应,消费引擎熄火
  (一)节日效应消退,终端需求“断崖式”回落
  中秋、国庆双节的提前消费透支,使得节后鸡蛋市场需求出现显著下滑。节后第一周,主销区代表市场周均销量仅为7392吨,与9月同期相比,减少1.18%。在学校食堂和餐饮企业两大需求主力中,采购量大幅下降25%。许多学校节后减少鸡蛋采购频次,从每周三次降至每周一次,采购量从每次500公斤降至200公斤。餐饮企业也调整菜单,减少鸡蛋菜品供应,导致鸡蛋需求锐减。
  家庭消费进入“库存消化期”,消费者购买行为发生明显变化。购买频次从周均2次降至1次,许多家庭在双节期间囤货,节后处于消化库存阶段,短期内无采购计划。在电商平台,鸡蛋搜索量环比下降30%,成交量下降40%。从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看出,需求端已陷入“量价齐跌”的淡季困境,市场活力大幅下降。
  (二)贸易商谨慎观望,流通环节“去库存化”加速
  下游贸易商对后市信心不足,普遍采取谨慎经营策略,将库存维持在3-5天的低水平,较正常水平减少50%。不少经销商表示,当前市场行情不稳定,不敢囤货,采取随销随采模式,以避免库存积压带来的亏损风险。
  这种“快进快出”策略使市场中间环节失去缓冲作用,价格稍有波动便引发连锁抛售反应。在一些批发市场,一家经销商降价抛售,其他经销商为尽快出货纷纷跟进,导致价格不断压低。部分地区出现鸡蛋价格一天连降三次的情况,市场陷入混乱,进一步加剧市场不稳定,使鸡蛋市场前景更为不明朗。
 
  四、后市展望:供需僵持下的低位震荡,破局点在何方?
  (一)下旬价格或筑底,2.75-2.95元/斤成“强支撑”
  展望2025年10月下旬,鸡蛋市场仍难以摆脱当前低迷态势,供需两端持续僵持。从供应端来看,尽管产蛋鸡存栏量有微降趋势,但蛋鸡产蛋率维持高位,日均上市量稳定在1.2万吨左右,市场鸡蛋供应依旧充足。
  需求端则更为疲软,缺乏重大节日刺激,市场需求难以显著提升。贸易商对未来市场信心不足,多采取“随销随采”策略,仅维持刚需库存,需求端对蛋价支撑作用微弱。
  基于此市场形势,某平台预测,主产区鸡蛋均价大概率在2.75-2.95元/斤区间窄幅波动,涨跌空间仅0.1-0.2元/斤。从月均价来看,较9月下移15%,市场陷入“低水平均衡”困境,短期内难以突破。
  (二)产能去化缓慢,四季度难现“反转行情”
  进入四季度,鸡蛋市场产能去化问题仍是制约价格回升的关键因素。目前,养殖利润已跌破成本线,行业平均成本在3元/斤左右,但养殖户惜售情绪浓厚。据调查,仅15%的中小散户开始启动淘汰,大型养殖场普遍看好11月腌腊需求,纷纷延迟出栏。
  分析师普遍认为,若11月产蛋鸡存栏量仍高于13.5亿只,蛋价可能延续“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低迷走势。回顾2017年,鸡蛋行业曾经历严峻“寒冬期”,当前市场形势与之有诸多相似之处。若产能去化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行业或将迎来又一艰难时期,整个鸡蛋产业链将面临巨大挑战,养殖户、贸易商及相关企业均在期待市场转机。
 
  五、给从业者的建议:控产能、拓渠道、防风险
  在当前鸡蛋市场复杂局势下,从业者需积极探索应对策略,以降低风险、寻求新发展机遇。
  (一)养殖端:趁价格反弹加速淘汰500日龄以上老鸡,降低存栏压力;尝试“蛋鸡+有机肥”循环模式,对冲鸡蛋主业亏损对于养殖端而言,应把握价格反弹时机,果断加速淘汰500日龄以上老鸡。这既能有效降低存栏压力,又能减少饲料成本支出。以山东某中型养殖场为例,10月中旬蛋价短暂反弹时,果断淘汰2万羽老鸡,优化了存栏结构,降低饲料成本15%,减轻后续经营负担。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尝试“蛋鸡+有机肥”循环模式。将鸡粪转化为有机肥,不仅解决环保问题,还能创造额外收入来源。陕西铜川的众森林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此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将鸡粪加工成有机肥用于周边果园和农田,每年有机肥销售额达50万元,在一定程度上对冲鸡蛋主业亏损,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二)贸易端:聚焦社区团购、预制菜等新兴渠道,开发“小份装”“品牌蛋”提升附加值,避免陷入低价竞争贸易商需开拓新销售渠道以适应市场变化。社区团购和预制菜等新兴领域逐渐兴起,贸易商可与这些平台合作,拓展销售网络。广东一家贸易公司与当地社区团购平台合作,推出“每日鲜蛋”套餐,每周销量达3万枚,有效提升鸡蛋销售量。
  贸易商还可通过开发“小份装”“品牌蛋”等产品提升鸡蛋附加值。“小份装”鸡蛋满足小家庭消费需求,“品牌蛋”通过品牌建设赋予鸡蛋更高品质和安全保障,从而提高产品售价。正大蛋品通过打造品牌蛋,在市场获得较高认可度,其品牌蛋价格比普通鸡蛋高出20%,成功避免陷入低价竞争困境。
  (三)投资者:关注11月存栏数据及冷库蛋去化进度,短期逢高做空,中长期等待产能去化超预期带来的布局机会投资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需密切关注11月存栏数据及冷库蛋去化进度。这些数据将直接影响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若11月存栏量仍高于预期,且冷库蛋去化缓慢,市场供应压力将持续,价格可能继续下跌。
  短期来看,投资者可逢高做空,抓住价格下跌机会获利。但从中长期来看,需等待产能去化超预期时机再进行布局。当市场产能大幅下降,鸡蛋供应减少时,价格有望回升,此时是投资者入场良机。投资者需保持敏锐市场洞察力,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在鸡蛋市场投资中获取收益。
  结语:蛋价“深蹲”背后的产业重塑
  2025年10月蛋价暴跌,并非简单的供需失衡,而是蛋鸡产业深度调整的体现。高存栏、高成本、低需求的“两高一低”格局,正促使整个行业加速出清。在此过程中,许多中小养殖户面临巨大生存压力,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市场淘汰。
  对于从业者而言,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必须主动优化产能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唯有如此,才能在当前市场困境中生存发展。毕竟,市场遵循经济规律,只奖励那些敬畏周期、理性决策的市场参与者。
 
相关信息  
蛋价“跌跌不休”:10月鸡蛋市场上演“旺季不旺”行情,供应过剩与需求淡季 [2025-10-24]
新安宇鸾农业百万只蛋鸡养殖项目投产 [2025-5-26]
益生股份:引种破局,白羽肉鸡产业的新曙光? [2025-5-13]
美国蛋荒有多严重? [2025-4-11]
H5N1禽流感:全球危机下,人类如何破局? [2025-3-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畜牧技术走基层 乡村振兴惠…

[详细]
关于举办全国种仔猪、猪精供需对接会…
农业农村部召开视频调度会部署强化生…
大伟嘉蛋鸡产业线召开2025年三季度经…
第七届中国鸡蛋产业大会将在太原举办
更多>>

政策发布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生…

[详细]
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重磅发布,加强畜…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
黑龙江省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
应对秋季阴雨天气生猪养殖技术指导意…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