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家禽
冬季鸡传染性鼻炎防控
来源:鸡病专业网 时间:2021-1-22 10:30:56 浏览:4772次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鼻腔和鼻窦的炎症,表现流涕、面部水肿和结膜炎。本病在秋冬季节多发,这可能与气候变化和管鸡舍理条件变化有关。

  鸡副嗜血杆菌呈多形性,革兰氏阴性球杆菌,不形成芽孢,无荚膜,无鞭毛。本菌可分为Ⅰ、Ⅱ、Ⅲ三个血清群(亦即A、B、C血清群),9个血清型,血清型与免疫特异性相符,即不同血清型的菌苗不能提供交叉保护。本菌的致病力与菌体脂多糖(引起中毒症状)、多糖(引起心包积液)鸡含有透明质酸的荚膜(引起鼻炎)有关。

  该病原菌的抵抗力很弱,在培养基上置于4℃环境能存活两周;自然环境中,该菌数小时即死;对热及消毒药也很敏感,在45℃存活不过6min;在真空冻干条件下可以保存10年。

  流行病学特点

  各种年龄的鸡都易感,但多发生于中年鸡和成年鸡,老龄鸡感染较为严重。病鸡及隐性带菌鸡是传染源,而慢性病鸡及隐性带菌鸡是鸡群中发生本病的重要原因。其传播途径主要以飞沫及尘埃经呼吸传染,但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传染。

  本病的发生与一些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的诱因密切有关。目前鸡群条件性发病居多,如鸡群拥挤,不同年龄的鸡混群饲养,通风不良,鸡舍内闷热,氨气浓度大,或鸡舍寒冷潮湿,缺乏维生素A,受寄生虫侵袭等都能促使鸡群严重发病。鸡群接种禽痘疫苗引起的全身反应,也常常是传染性鼻炎的诱因。本病多发于秋冬两季,这可能与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有关。

  临床症状

  潜伏期短,自然接触感染,常在1~3d内出现症状。鼻腔和窦炎,打喷嚏;眼周及眼睑水肿,眼结膜炎、眼红和肿胀。食欲和饮水减少,或有下痢,体重减轻。病鸡常摇头欲将呼吸道内的黏液排出,最后常因窒息而死。病程一般为4~8d,本病在夏季常较缓和,病程也较短。强毒株感染时死亡率高。无 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若饲养管理不善,缺乏营养及感染其他疾病时,则病程延长,病情更严重,病死率更高。

 剖检病变症状

  鼻腔和咽喉粘膜呈炎性充血和水肿,常有大量渗出液,偶尔也发生肺炎和气囊炎。眶下窦常充满黄白色粘稠的分泌物,眼结膜充血、发炎,结膜囊蓄积于酪样物质,蓄积过多时,常使病鸡的眼部发生显著肿胀和向外面突出,严重时引起虹膜发生穿孔和眼球萎缩破坏,眼睛失明。

  防治思路

  鉴于本病发生常由于外界不良因素而诱发,因此平时养鸡场在饲养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到综合防制。

  1鸡舍内氨气含量过大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高代次的种鸡群,寒冷季节舍内温度低,为了保温门窗关得太严,造成通风不良。为此应安装供暖设备和自动控制通风装置,可明显降低鸡舍内氨气的浓度。

  2寒冷季节气候干燥,舍内空气污浊,尘土飞扬。应通过带鸡消毒降落空气中的粉尘,净化空气,对防制本病起到了积极作用。

  3饲料、饮水是造成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加强饮水用具的清洗消毒和饮用水的消毒是防病的经常性措施。

  4人员流动是病原重要的机械携带者和传播者,鸡场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更衣、洗澡、换鞋等防疫制度。因工作需要而必须多个人员入舍时,当工作结束后立即进行带鸡消毒。

  5鸡舍尤其是病鸡舍是个大污染场所,因此必须十分注意鸡舍的清洗和消毒。鸡舍外环境的消毒以及清除杂草、污物的工作也不容忽视。

  6疫苗免疫接种。选择与本场野毒血清型相对应的灭活疫苗(A型/A+C型/A+B+C型)进行免疫对该病有预防效果。鸡舍环境和其他病原(H9、IB、MG等)存在时疫苗免疫的效果会受到影响。


 
相关信息  
美团优选退场,鸡蛋市场“碎”了? [2025-6-30]
新安宇鸾农业百万只蛋鸡养殖项目投产 [2025-5-26]
益生股份:引种破局,白羽肉鸡产业的新曙光? [2025-5-13]
美国蛋荒有多严重? [2025-4-11]
H5N1禽流感:全球危机下,人类如何破局? [2025-3-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太行鸡养殖技术培训与经验交…

[详细]
超前点映!《揭秘2025第四届河北8·18…
破局·赋能·焕新—养猪管理技术生态…
别再“漂”啦!永诚育种诚邀您共赴202…
2025第五届新疆牧业展
@所有人 养猪人的光影大赏邀你来PK,…
破困局 启新程——2025第四届河北省8…
【创品牌 拓渠道】关于举办京津冀蛋…
下沉一线解难题 精准指导献良策||河…
【日程发布】共探增效降本新路径!世…
把生产难题“摆出来” 让科技成果“…
种养循环促绿色发展:专家考察“老家…
更多>>

政策发布

农业农村部印发《高致病性禽…

[详细]
农业农村部批准26家单位申报的8种兽…
内蒙古2025年奶牛性控冻精、奶羊冻精…
2025年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控兽药企业6家、…
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控兽药企业6家、…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深入学…
2025年石家庄市委一号文件解读:进一…
80种农药进入我国禁限用农药清单
海关总署:允许符合检验检疫和卫生要…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关于动物销售、…
6月1日起,广西23条通道严查生猪调运…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