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生猪
养猪有多污染环境?德国红色“猪带”触目惊心,猪粪甚至让人窒息
来源:百科密码 时间:2022-8-5 9:06:58 浏览:4212次

  近日,根据英国《卫报》的报道,德国下萨克森州的猪肉产业在欣欣向荣的同时,当地环境却遭遇危机。有人觉得不解,猪肉是用来吃的,猪粪可以用于施肥,养猪能造成什么环境危机?

  提到猪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全国关于猪肉的烹饪方法更是数不胜数。不过德国人对于猪肉的喜爱,也并不亚于中国,早在公元前4750年至公元4450年这段时间里,家猪就已经是生活在德国北部地区的早期先民的肉食来源了,日耳曼人甚至会带着猪一起上前线,等到达战场后,他们打仗,猪就被放到附近的森林里去自己觅食,倘若打仗胜利,就杀猪犒劳自己,倘若失败,那这些猪就成为敌人的战利品。《经济学人》曾在2007年做过一次统计,德国人人均吃猪肉55.6公斤,而当时中国人年均食用猪肉才33.3公斤,可见德国人对猪肉的喜爱。

  德国的猪肉加工产业一直名声在外,成熟的育种、饲养以及屠宰体系让德国猪肉价格低廉。再加上政府十分愿意支持扩大养猪业,进行猪肉产业的全球化,养猪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首先对于养猪场的污染问题,人们首当其冲地就是考虑猪的粪便和尿液该如何处理。中国的俗话说,“粮多猪多,猪多粪多,粪多粮多”,因为在中国人眼中,猪粪是很好的农业肥料,富含较多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能对土壤有一定增肥作用。但土壤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德国大规模养殖场里的猪粪和中国农村自家养殖的猪的粪便可不是一个量级,如果粪污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就无法完全降解,之后产生的亚硝酸盐甚至还会引起土壤变性,破坏土壤的基本功能。还会有过量的硝酸盐渗入地下水,从而污染河流、湖泊,甚至是海洋。

  2018年,德国就因为未能处理硝酸盐的问题而被欧洲法院认定违反了欧盟法律,仅仅是下萨克森州的埃姆斯河及周围地区2/3的地下水含量都高于欧盟50mg/L的硝酸盐指令限值,甚至在下萨克森州的一个名为阿尔霍纳池塘里,就发现了有超过133吨的硝酸盐,环保人士将其在地图上标为红色,称为“猪带”。不仅如此,猪粪和尿液渗入水中后,水里的微生物还会将粪便和尿液分解为大量的氨和磷,这就会使水富营养化,从而促使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影响植物、水生动物的生存,甚至会让水生生物衰亡。德国环境行动的活动人士就曾因为埃姆斯河周围地区2/3的地下水处于“荒凉状态”,而起诉下萨克森州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

  此外,猪粪在发酵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恶臭。有研究表明,猪粪里含有230种恶臭,其中的硫化氢和氨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黏膜,倘若浓度过高,还有可能造成组织缺氧,严重的甚至能让人窒息。更重要的是,长期处于这种气味中,会降低人对于传染病的抵抗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臭味算得上是一种“慢性毒药”。而在建设了许多养猪场的南奥尔登堡,研究人员发现当地的氨含量是环境安全上限的两倍多。此外,猪粪在水解的过程中还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它们都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

  然而,尽管许多批评家和环保人士都强烈反对猪肉的产业全球化,但下萨克森州的政府官员表示,“本世纪初期畜牧业的快速扩张所造成的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2021年,德国曾对猪粪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监管,但相关的监管措施并不足以让人相信可以有效地治理猪粪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德国能源与水工业协会(BDEW)就曾表示,政府提出的测量模型“人为减少”了硝酸盐含量高的红色区域。


 
相关信息  
涨疯了!猪价突破15元!五大因素助推猪价越来越高! [2025-7-4]
国家统计局:2025年2月上旬生猪价格环比下跌3.8% [2025-2-17]
7月4日中国内三元猪价格偏强 [2025-7-4]
7月4日中国土杂猪价格偏强 [2025-7-4]
7月4日中国外三元猪价格偏强 [2025-7-4]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2025第四届河北8·18养猪技…

[详细]
让“小鸡蛋”撑起“大民生”擦亮河北…
2026中国(甘肃)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
邀请函 | 越南生猪产能缺口攀升至20…
京津冀蛋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熬过低…
太行鸡养殖技术培训与经验交流会成功…
超前点映!《揭秘2025第四届河北8·18…
破局·赋能·焕新—养猪管理技术生态…
别再“漂”啦!永诚育种诚邀您共赴202…
2025第五届新疆牧业展
@所有人 养猪人的光影大赏邀你来PK,…
破困局 启新程——2025第四届河北省8…
更多>>

政策发布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详细]
农业农村部批准88家公司生产的187种…
养猪人必看十二条措施!推进我省畜牧…
农业农村部印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农业农村部批准26家单位申报的8种兽…
内蒙古2025年奶牛性控冻精、奶羊冻精…
2025年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控兽药企业6家、…
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控兽药企业6家、…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深入学…
2025年石家庄市委一号文件解读:进一…
80种农药进入我国禁限用农药清单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