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生猪
猪的转群时必须注意的几个事项
来源:Ifip 时间:2023-9-18 17:10:48 浏览:3087次

生产中,猪群有时会很难操控。研究表明,猪只的视角和人类的有很大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转群工作中的困难性。 

相信所有的饲养员面对转群过程中突然停下脚步或无任何理由掉头的猪群都曾抱怨过。猪只对周围环境的感触和我们人类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在视角方面。 

生猪 

猪只嗅觉 

猪只感知周围环境的方式与人类大相径庭。事实上,猪只会首先使用其嗅觉和听觉来给自己定位,视觉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而与之相反,人类会首先利用视觉寻求主要信息,再用嗅觉和听觉获取辅助信息。 

例如当我们走进房间闻到煤气的味道时,我们会直接去寻找煤气泄漏的源头,而猪只则只会在地面上闻来闻去。 

不论去哪里,猪只都会用鼻子去感知周围的环境,这也就解释了他们为什么在行进途中会时常突然停下脚步。为尽量减少停顿,转群工作时最好分组操控,5、6头为一组。同时要保持必要的耐心,留给猪只一定的时间来用鼻子感知环境。 

视觉盲区 

猪只的视力覆盖范围比人类大很多。这一特点使得他们能够快速侦测到附近的危险、确定饲料或同伴位置等。然而他们的立体视力却有限(左右眼都能覆盖的立体视觉区域较小)。这也就给他们确定目的地距离和深度、估量人类或同伴的速度带来了很多困难。猪只身后区域属于视觉盲区。因此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在自己视觉范围内寻找饲养员,而不是在身后的视觉盲区。与奶牛和马相比,猪的脖子很短而且灵活程度很低。通常猪只为了能够看到身后的饲养员,他们需要转动整个身体而不是只扭动脖子。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饲养员在猪只身后进行转群操作时,猪只会时不时掉头,因为他们要确定饲养员的位置。 

为了方便转群操作,建议饲养员最好站在猪只旁边,处于他们视觉范围之内。 

猪只的视觉范围 

两种光感接受细胞 

人类的视网膜上分布着三种视锥细胞,因此人类的三色光感使其能够分辨光谱上大部分颜色。猪只和大部分哺乳动物一样属于两色光感动物,他们区分颜色的能力更弱一些。在所有颜色中,猪只能够分辨出黑色、灰色、白色、蓝色、红色和棕色,而他们分辨不出绿色、黄色和橘色。因此红色的赶猪板比绿色的作用更大。同样的道理,身穿蓝色工作服的饲养员比穿绿色的饲养员更好操作猪群。两色光感视力的特点也使动物对突然的移动行为更加敏感。饲养员在操作猪群时应该尽量缓慢,留一定时间给猪只与同伴交流接触。实验研究表明,饲养员粗鲁的行为给猪只带来的恐惧,和人类触电时产生的恐惧一样。比如饲养员突然闯进圈内拉出死尸的操作对猪群来说就是非常暴力的行为,而对于人类来说却是无关痛痒的行为。这样会使猪只接下来对人产生恐惧并想远离的感觉,即使他们表现出来的是静立不动。 

而两色光感视力的特点,也使他们对光亮和荫蔽的强烈转换十分敏感。地板材质的变化也会使他们混淆亮度和阴处。这种光敏感度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猪和牛羊一样,都对进入昏暗的栋舍有很大的抵触反应。而当内外环境亮度差异越大时,这种现象会更明显。这种情况下把室内灯光强度打开到最大,可以有效帮助猪群进入栋舍内。 

因此,当我们想要以最快速度和最高效率完成转群工作时,一定要确保地面上不能有明显的光亮和材质差异,也要保证整个转群通道上不能出现异常物体。细心而耐心地操作,并留给猪只细嗅环境的时间,会使猪群平稳地行进。 

转群时如果充分考虑到猪只的这些特点,能够使我们更加了解他们的顾虑和担心,这也会使我们的工作少了很多压力和劳顿,从而变得更加顺畅!


 
相关信息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找到了,教你一手搞定! [2023-9-28]
反思仔猪断尾剪牙!断尾剪牙是否应该彻底禁止? [2023-9-28]
要想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猪场消毒的这些误区不可不知! [2023-9-28]
生猪市场再现“逢节必跌”的怪象,下跌元凶已找到,啥情况? [2023-9-28]
2023年09月28日全国各省市15公斤仔猪价格行情报价,均价下跌0.45元/公斤,仔猪价格下跌趋势 [2023-9-28]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2023第二届中国(河北)养猪…
2023第二届中国(河北)养猪技术高峰论坛
[详细]
第十二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暨世界猪博…
第十二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精彩抢先看…
2023第15届中国禽业大会(郑州11月3…
2024年4月18日-20日中国(青岛)畜牧…
2024第12届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
邀您参加!生物饲料发酵实用新技术与…
最新日程!9月23-24日“2023猪重大传…
正式开放!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展位申…
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
农业农村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太行山飞出金凤凰  越千年邂逅真美味…
更多>>

政策发布

“全”知道 !《中华人民共…

[详细]
农业农村部:进一步加大对玉米制种基…
抓紧推动落实相关政策 支持中小企业…
农业农村部:明后年开始纸质动物A证…
甘肃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做好2023年秋季…
农业农村部对《关于将人畜共患病防控…
北京市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中央财政紧急预拨10亿元,对群众的专…
2023年禁止使用兽药及添加物品种名录
山东发布夏季畜禽养殖场安全生产技术…
畜牧业汛期如何防灾减灾,指导意见来…
事关养猪人!湖北: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