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生猪
代表委员聚焦生猪产业,种质和创新是关键​
来源:贝壳财经 作者:佚名 时间:2024-3-13 9:01:44 浏览:3698次

      今年两会,种质资源保护和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议话题。多位从事生猪产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要关注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握好“中国芯”良种,在周期波动中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智能化转型升级。

  谈育种:守好猪种业“中国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国自2021年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而作为国人消费量最多的肉品产业,猪业种源“卡脖子”问题仍待突破。

  公开报道显示,中国地方猪品种具有抗逆性强、肉质优、耐粗饲料等优良种质特性,但缺乏专门的培育和改良,存在生长慢、饲料转化效率低等不足。自20世纪80年代起,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等国外瘦肉型猪种大量进入中国。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其鑫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华系地方猪品种正在减少,有些猪种甚至濒临灭绝,原因之一在于我国地方猪散落在各省份,缺乏国家级生猪区域性种业创新基地、国际顶尖的父系育种基地、区域性地方猪种质资源活体保护中心和种质资源冷冻保存库,可培育的血缘、精子都相对较少。同时,地方猪养殖周期长、料肉比高、肥肉多,但也存在养殖成本和养殖效益之间不成正比,导致市场养殖意愿不高的劣势。

  “将良种掌握在自己手中,对端稳老百姓的‘肉盘子’意义重大。”今年两会,林其鑫建议,加大对地方猪的保护、开发、利用力度,官方评选出华系地方猪十大名猪,并成立华系地方猪种业联盟,通过科研攻关,提取十大地方猪各自的优良基因,培育出华系地方猪的新品种,加强科技力量投入,帮助继续守好生猪“中国芯”。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在两会期间建议,利用我国金华猪、太湖猪、宁乡猪、藏香猪、荣昌猪和湖南赛诺猪等具有商用猪或医用猪潜质的地方猪优质种质资源库,构建猪优质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将基因组选择等前沿生物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培育兼具肉质优秀、性能高产、抗逆抗病特性的优质猪新品种或配套系。平衡好“长得快、但肉不好吃”和“肉好吃、但长得慢”的协同难题,通过精准营养调控策略,充分发挥猪肉质性状的遗传潜能,推动我国生猪业高质量发展。

  谈创新:猪产业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印遇龙看来,养出好猪,也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种猪育种技术创新就是其一。

  “很多传统生产方式、产品失去了市场,背后不是市场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没有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没有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只是重复地建设、生产、劳作,是劳而无功。今年,他在两会上建议,要加大技术创新,助推养猪行业高质量发展。坚持长期主义,向下扎根,寻求突破,“可能今年、明年、后年不一定能看到利润,但还是要持续深层次地做,才能推动发展。”

  在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看来,我国真正能实现数字化决策的智慧猪场较少,生物识别技术、智能环控装备、养殖机器人方面虽然有很多创新产品,但是立足真场景、解决真痛点的应用还比较少。严防生猪疫病的背景下,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与企业的场景优势融合受限,技术方法和产品原型大多在实验室阶段,距离形成新质生产力,还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为此,刘永好建议,加强数字化畜禽养殖平台和智能装备研发推广,引导科研院所打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算法和技术库,企业打开精准饲喂、生物识别、巡检、防疫等场景库,推动场技融合,立足真场景开展项目立项。集中力量攻破浪费多、损失大、效率低的真痛点,开发“杀手级”应用,引导规模化猪场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转型,引导中小养殖户向标准化、现代化转型。

  谈前景:周期波动会推动行业进步

  2024年2月,多家上市猪企披露2023年业绩预亏公告,行业低谷已是共识。刘永好在提案中指出,2023年对生猪养殖行业是备受考验的一年,也是自2014年以来首个算总账全年亏损的年份。猪价长时间低位徘徊,全年生猪养殖头均亏损76元,进入猪周期底部期,全国绝大部分养殖户和农牧企业都亏损,大型猪企资金链吃紧,资产负债率持续走高,个别大型猪企被迫重组。

  刘永好认为,现在情况和以往猪周期有所不同,猪周期低谷期有所拉长的原因在于,以散户、小户为核心的模式已变成规模化、体系化占上风。同时,随着科技进步、管理提升、政策落实,生猪养殖效率及产出率不断提升,供需情况不太匹配。

  秦英林也认为,如果某一年行业利润非常高,一定会吸引更多资本进来,导致产能过剩、价格降低、行业亏损等。从全周期的思维来看,2023年的亏损属于正常,符合经济规律。要尊重市场、敬畏周期。周期波动各有挑战,最终必然是推动行业进步。

  行业低谷还会延续多久?在刘永好看来,猪价已经历近3年的低谷,后续往上走的概率要大一些,随着经济发展、消费信心的提升,生猪消费量会随之增长,“我对未来是看好的,预计今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回到成本线以上的可能性很大。”建议加大金融支持,推动商业银行对龙头企业给予5年期的全周期信贷支持,确保低谷期不抽贷、不断贷。支持行业内部通过资产流转、股权投资等方式盘活现有资源,加强存量资产优化整合。扩大生猪养殖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开放范围,提升数据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可用性,引导生猪养殖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顺势顺时出栏。

 
相关信息  
猪价陷入“泥潭”,拐点将至,上涨蓄势待发? [2024-4-26]
一季度山东全省生猪存栏下降16.7%、肉鸡存栏4.6亿只,增长15.7% [2024-4-26]
中粮家佳康洮南新建生猪养殖项目开工 [2024-4-25]
猪价涨势“熄火”,发生了啥?后市走势如何?​ [2024-4-24]
猪周期反转拐点或已现 [2024-4-24]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2023第二届中国(河北)养猪…
2023第二届中国(河北)养猪技术高峰论坛
[详细]
2024第三届河北8·18养猪技术交流大…
2024第三届河北8▪18养猪技术交…
2024第十八届山西国际现代畜牧业博览…
听课笔记——“第三届(2024)河北省…
第二十九届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
第三届(2024)河北省太行鸡产业发展…
第三届(2024)河北省太行鸡产业发展…
河北省肉禽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启动会成…
河北省畜牧统计监测工作培训会暨2023…
第十二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暨世界猪博…
关于第十三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新一代…
更多>>

政策发布

2023年第三季度河北省畜牧业…

[详细]
《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施行,屠宰…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024年畜禽养殖标…
农业农村部:完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全文来了!
中央定调:新规出台两增一稳,牛羊价…
农业农村部: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菲律宾将大米、猪肉和玉米的低关税政…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关于优化生猪跨大区…
“全”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
农业农村部:进一步加大对玉米制种基…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