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畜牧网 > 牛羊
供需缺口加大 牛肉价格连涨五周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19-1-15 9:25:05 浏览:5698次

       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的监测显示,截止到1月3日,牛肉价格已连续五周上涨,从11月23日的59.29元/公斤,升至1月2日的61.4元/公斤。自每公斤超过56元之后,屡创新高。过去的一周价格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比去年同期高出很多。
  秋冬季一直是牛羊肉消费的旺季,人们需要热量大的食物来维持身体的热量,因此业内人士表示,现在肉类食品价格应该呈上涨的趋势。
  除去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业内普遍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肉类消费的结构,正在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数据显示,过去30年内,国内牛肉消费量显著增加,从1987年的75.9万吨,上升到2018年的794万吨。而中国人均牛肉年消费量已从1987年的0.69千克上升到2017年的6千克,增长近十倍。从整个消费肉类的结构来看,牛肉消费在红肉中的占比从1987年的4.08%上升到2018年的11.22%。
  根据《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到2020年中国牛肉产量将达到786万吨。而要达到目前世界的平均消费水平,大约还需要进口558万吨牛肉。牛肉作为肉类供应的短板,需要靠进口来补充和平衡。2020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将占到目前世界牛肉出口总量的2/3以上。
  在需求量不断增大的同时,国内牛肉的供给无法跟上,供需缺口推高了牛肉价格。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开始进口牛肉。2013年以来,中国的进口牛肉量呈爆发式增长。1992年,中国牛肉进口量仅为1000吨,2012年达到8.6万吨,到 2016年已增长至81.2万吨。
  2000-2016年间,澳大利亚处于中国牛肉进口来源国首位,巴西、乌拉圭和新西兰、阿根廷也是主要的来源国。据初步统计,2018年国内牛肉消费量超过810万吨,供需缺口超过100万吨。
  此外,饲料生产、运输等环节成本上升、中国加大力度打击走私牛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牛肉的涨价。
  中国肉牛协会副会长李和认为,国内牛肉的供给无法跟上,主要是受困于产业发展小而散的格局,前十家牛肉生产企业加起来的产量不足中国总牛肉消费的2%。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中国肉牛饲养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场户仅占15%,其中年出栏1000头肉牛的场户更是只占2%。年出栏肉牛数在51-100头的场户占4%,59%的场户年出栏头数在10头以内。肉牛的饲养规模化水平较低。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肉牛研究中心主任孟庆翔认为,规模化养殖才是出路。目前我国肉牛的规模化水平低,与肉牛业的整个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特别像西方发达国家养牛都赚钱,主要是规模化程度高、标准化水平高,所以在将来应该鼓励大户养殖、规模化养殖、标准化养殖。
  就偶发性因素而言,中国肉类协会牛羊业分会秘书长高观分析,去年8月初以来,非洲猪瘟在国内多省市出现,一些消费者放弃猪肉消费,转而食用牛肉等其他肉类。这也导致对牛肉的需求量增加,为牛肉价格的上涨创造了条件。截至2019年1月11日,国内已发生104起非洲猪瘟疫情。
  虽然过去的一周牛肉价格有所下降,但春节即将到来,高观认为,受节日消费的影响,预计牛肉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办年货等传统习俗,都会让牛肉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上海肉类行业协会秘书长郁麟驹则表示,春节期间,牛肉价格预计会有一定的上涨,但不会大幅增加,还是会趋于平稳。


 
相关信息  
2025年8月1日 全国最新羊价 [2025-8-1]
2025年8月1日全国育肥牛均价 [2025-8-1]
从“鲜奶+烘焙产品”到“牧场+观光+销售” 乳制品供给侧带动消费新趋势​ [2025-8-1]
2025年7月31日 全国最新羊价 [2025-7-31]
2025年7月31日全国育肥牛均价 [2025-7-31]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更多>>

信息速递

聚力科技赋能 共促蛋业协同…

[详细]
众志成城 共渡难关 | 利德尔驰援保定…
摸准滦州猪业脉 献策铺就振兴路——…
遵化猪事深调研 智献良策助发展——…
听呼声 解难题 赋能生猪产业增效降本…
金大康、中牧实业、巴德生物等企业邀…
精之源、牧工商、仟客莱等企业邀您共…
康嘉种业、永诚育种、和利美等企业邀…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
专家重磅定档!助力河北8·18养猪技…
产学研企聚合力 增效降本促升级——…
沽源猪企的奋进:以初心绘新篇——“…
更多>>

政策发布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印…

[详细]
农业农村部放大招!研究新支持政策,…
好消息!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出台《促…
农业农村部印发《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农…
统一养殖场备案要求和标准 加快构建…
《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办法》公布,20…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全国智慧农业行…
全国畜牧总站发布畜牧业应对暴雨高温…
最高每年奖补3000万元!四川出台一揽…
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
农业农村部批准1个新饲料品种和3个新…
关于我们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北畜牧网 电子邮件:trjg123@163.com 冀ICP备18009867号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区裕华东路106-1号金领大厦2-1-1613 电话:0311-8528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