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调整进口政策
塞尔维亚牛羊肉企业全面暂停
2025 年 8 月 14 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最新《符合评估审查要求的国家或地区输华肉类产品名单》,宣布即日起暂停受理所有塞尔维亚牛羊肉企业自该日(含)启运的输华产品进口申报。
这一政策调整迅速引发行业关注,截至目前,塞尔维亚境内所有牛羊肉企业的注册状态已被统一标记为 “暂停”,意味着其相关产品在短期内无法进入中国市场。
此次政策调整涉及塞尔维亚境内多家牛羊肉企业,其中牛肉产品注册企业包括 RS643、RS1、RS127、RS11、RS908 等,羊肉产品注册企业则涵盖 RS643、RS11、RS908 等。
尽管具体原因尚未完全公开,但结合近年来海关总署对进口肉类产品的监管逻辑,这一举措极可能与检验检疫标准相关。例如,2025 年 4 月美国 2 家禽肉企业因检出禁用药物呋喃西林被暂停输华资质,2025 年 3 月阿根廷、巴西等国部分牛肉企业也因类似问题被限制进口。
业内人士推测,此次塞尔维亚企业可能在生产流程、兽药残留或疫病防控等环节未达到中国相关标准,导致海关采取预防性措施。
从市场影响来看,塞尔维亚作为中国牛羊肉进口的潜在来源国,其输华资质暂停虽不会对整体市场供应造成颠覆性冲击,但短期内可能加剧部分区域市场的结构性波动。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 年上半年中国牛肉进口量达 132 万吨,羊肉进口量约 21.3 万吨,主要来源国集中在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传统供应地,塞尔维亚占比相对较小。
然而,政策调整释放的信号值得关注 —— 中国对进口肉类的质量管控持续收紧,企业需严格遵守中国检验检疫要求,否则将面临市场准入限制。
牛价、羊价传来涨价消息
公羔羊胴体价格上涨1.1元/斤
在海关政策调整前夕,国内牛羊肉市场已出现价格分化迹象。
根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 500 个县集贸市场的监测数据,8 月第 1 周(采集日为 8 月 7 日)牛肉价格呈现小幅上涨态势,全国牛肉平均价格达 69.85 元 / 公斤,环比上涨 0.2%,同比上涨 2.2%;河北、内蒙古等 10 个主产省份牛肉价格 64.03 元 / 公斤,环比上涨 0.4%,主产省份活牛价格 26.70 元 / 公斤,环比上涨 0.6%,同比涨幅达 11.7%。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羊肉价格整体保持平稳,全国羊肉平均价格 68.74 元 / 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 2.3%;主产省份活羊价格 28.45 元 / 公斤,环比下跌 0.2%,同比下跌 0.8%。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市场的结构性波动较为明显。内蒙古临河地区屠宰场羊价连续两天上涨,公羔羊胴体价格上涨 1.1 元 / 斤,母羔羊胴体价格上涨 1 元 / 斤;赤峰、河北唐县、山东盐窝等地的育肥羊成交价也有所抬升,羊苗价格较上周上涨 10 元 / 只。
甘肃地区屠宰场育肥羊收购价同样出现上涨,而草地羊屠宰场价格则保持平稳。这种分化态势反映出国内牛羊肉市场的复杂性:一方面,暑期旅游旺季带动餐饮消费回暖,内蒙古、河北等旅游热点地区需求增加;另一方面,饲料成本上涨、养殖周期调整等因素导致不同区域的供应弹性存在差异。
从价格驱动因素分析,牛肉价格的上涨与养殖成本上升密切相关。2025 年以来,豆粕价格持续高位运行,8 月第 1 周豆粕价格环比上涨,叠加能繁母牛存栏量下降,导致活牛供应趋紧。
而羊肉价格的平稳则与前期产能释放有关 ——2024 年全国羊存栏量达 3.2 亿只,同比下降 2.8%,但前期补栏的羔羊逐步出栏,缓解了市场供应压力。此外,进口羊肉价格的持续走低也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压制,2024 年羊肉进口到岸价同比下跌 23.8%,2025 年一季度进一步下跌 21.5%。
中秋、国庆行情如何?
牛价、羊价后期市场预测
距离中秋、国庆双节不足两个月,牛羊肉市场正逐步进入传统消费旺季,行情走势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从需求端来看,双节期间家庭聚餐、礼品采购、餐饮消费等场景将显著拉动牛羊肉需求。历史数据显示,2024 年中秋前一个月,全国牛肉交易量环比增长 15%,羊肉交易量增长 12%,价格分别上涨 3.5% 和 2.8%。
结合当前消费复苏态势,预计 2025 年双节期间的需求增幅将保持稳定,其中牛肉因消费刚性较强,需求增长可能略高于羊肉。
供应端的变化将成为影响行情的关键变量。一方面,海关暂停塞尔维亚牛羊肉输华虽对整体供应影响有限,但叠加部分传统来源国近期因疫病防控加强出口检疫,可能导致进口补充节奏放缓。
2024 年中秋、国庆期间,进口牛肉占国内市场供应的 18%,进口羊肉占比达 22%,若进口增量不及预期,可能加剧国内市场的供应紧张。
另一方面,国内养殖端的产能调整持续发酵,能繁母牛存栏量连续 6 个季度下降,导致当前可出栏活牛数量偏紧,而肉羊养殖在经历 2024 年的产能收缩后,部分地区补栏效果逐步显现,供应弹性相对较高。
价格走势或呈现 “牛强羊稳、区域分化” 的特征。牛肉方面,活牛价格同比涨幅已达 11.7%,且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双节期间价格存在进一步上行空间,预计全国牛肉平均价格可能突破 71 元 / 公斤,主产省份涨幅或达 1%-2%。
羊肉市场则因区域供应差异呈现分化,内蒙古、河北等旅游消费集中地区,受短期需求拉动,育肥羊价格可能上涨 0.5-1 元 / 斤,而草地羊等供应相对充足的品类,价格仍将保持平稳,全国均价大概率维持在 68-69 元 / 公斤区间。
对于行业主体而言,需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养殖户可把握节前出栏节奏,肉牛养殖者可适当延长育肥周期以锁定高价,肉羊养殖者则需关注区域消费热点,及时调整出栏结构。
屠宰加工企业应加强与主产区的对接,提前储备货源以应对节前加工高峰,同时优化冷链物流布局,减少区域供应失衡。消费者可理性看待价格波动,节日采购无需过度囤积,可选择错峰消费或替代品类以降低支出。
总体而言,中秋、国庆双节行情将受到需求拉动、供应调整、成本推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结构性上涨态势。但在市场自我调节和政策调控的双重作用下,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低,行业有望在供需动态平衡中实现平稳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