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玉米市场如何变化? |
来源:农粮通 时间:2018-10-9 9:03:23 浏览:5300次 |
当前,东北地区的新玉米仍处在上市初早期,当前仍是陈粮的“天下”,新玉米的开秤价被拉高,这也验证了早前分析的今年东北地区新粮开秤高的说法,但是高开并不意味着高走,随着新粮的大面积上市高峰,在加上临储仍未停拍,阶段性供给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这会给新玉米的价格造成不小的影响。这从十一期间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回落就可以初现端倪,追期根本,9月份华北本地玉米上市后,下游的用粮企业到货量大增,供应充足导致了新玉米价格的回落,回看东北市场,玉米价格相对比较坚挺,由于今年东北地区新玉米收割时间延后,新粮上市推迟,这就造成了除了国家的临储拍卖外,没有新的竞争对手,价格稳定。
截止到9月底,国家临储玉米拍卖共成交8646万吨,已经超过了去年的总成交量5740万吨。去年9月30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在10月底暂停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竞价销售,而今年至今还没有出台明确的暂停拍卖时间,也就是说,国庆节后玉米拍卖还会进行(市场传闻11月玉米拍卖或结束,重点关注拍卖政策变化)。今年9月份玉米拍卖成交情况明显较前期有所好转,据统计,9月份一共进行四周拍卖,成交量共计1546万吨,去年9月份是730余万吨。从临储拍卖供应的角度来看,今年陈粮的供应压力明显大于去年,而去年的10、11月份市场玉米价格整体是下跌的。
至于今年新玉米未来的走向,小编认为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今年的新玉米整体看涨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只是中间会出现不同的震荡幅度,当前临储拍卖玉米仍在以每周800万吨的数量进行拍卖,再加上新玉米的陆续上市,市场的供应充足,价格上涨短时间内动力不足。
第二、参考往年的拍卖结束日期,基本上都在10月末,而临储拍卖停止后,玉米行情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可能性加大,追期原因随着临储拍卖的推出市场,华北。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将再次加大开工,毕竟冬季玉米饲料消耗增加,玉米上涨是必然因素。
第三、众所周知,受贸易摩擦冲击,国内玉米缺口增加,玉米进口数量下滑,据了解2018/19年我国大豆(3837, 37.00, 0.97%)进口调减10%左右,豆粕(3472, 36.00, 1.05%)的缺口将由玉米加工的下游产品替代,也将拉动玉米上涨。同时,今年国内玉米受面积下降和干旱等灾害影响,预计产量下降到2.1亿吨左右,缺口将达到2000多万吨。
综合来看:新玉米在十月份价格波动应该较大,从这几年的行情走势来看,基本可以确定华北本地玉米是无法满足当地需求的,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这种状况进一步紧张,因此,华北企业这两年基本都是优先抢收本地粮,不够了再去东北调粮——这也仅限于两个区域有合理的价差。从2016年开始,我们注意到随着玉米价格探底,这两年价格底部都处于不断抬升的趋势中。短时间内来看,玉米价格震荡小幅上涨为主,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新玉米价格或将再次迎来属于自己的“光辉时刻”,对于贸易商来说,都知道今年的新玉米一定看涨,基础农户的惜售心理加剧,建议,当前对于质量好的新玉米,可开始建库(建库一定要注意时间节点),以换取玉米的利润。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河北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311-85282353;电子邮箱:trjg123@163.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