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过,暑气依旧盘踞不去,生猪市场的“体温”却在8月中旬上演着剧烈波动。全国猪价如同坐了趟惊险的过山车——川渝地区价格刚要向上跃升,新疆市场就一头栽至12.6元/公斤,南北价差足以买下三斤青菜。这般跌宕起伏的景象,让养殖户的心始终悬在半空,七上八下难以安定。
据上海钢联重点养殖企业样本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全国重点养殖企业生猪日度出栏量达268426头,较前一日上调2.10%。尽管当日出栏量呈窄幅上行态势,但近期整体出栏增量趋势较为缓慢。养殖端出栏积极性始终不减,社会养殖场认卖情绪浓厚,企业也存在增量调整动作。与之相对的是,终端贸易表现平平,屠宰场采购订单以维护老客户为主,成交结算时压价现象普遍,这直接导致猪价走势出现明显跌幅。
Mysteel数据监测显示,截至8月21日当周,屠宰企业开工率为28.71%,较上周上涨0.92个百分点,同比上涨5.05个百分点,周内企业开工率在28.37%-29.01%区间内波动。本周屠企开工虽有涨有跌,但幅度均不大,整体较上周呈现稳中调整的态势。高温天气下,消费市场表现依旧疲软,白条价格随毛猪价格快速涨跌震荡,下游订货态度谨慎,厂家开工因此出现窄幅波动。从短期来看,升学宴、开学季等消费预期暂未兑现,难以带来实质性的消费增量,对白条市场的带动作用有限。而近期猪源流通增量仍有待消化,市场行情走势偏向弱势企稳盘整。
同样截至8月21日当周,自繁自养模式下,第34周头均亏损为9.19元,环比由盈转亏,亏损幅度较之前增加21.02元/头;外购仔猪模式下,头均亏损达到214.73元,环比进一步扩大10.68元/头。生猪价格方面,行情呈现先跌后涨的态势,整体处于区间震荡走势。终端需求缺乏明显利好支撑,再加上饲料成本出现反弹,双重因素共同对猪价形成压制,持续挤压着养殖利润空间。特别是外购仔猪模式,受五个半月前高位仔猪成本与当前猪价疲软的双重冲击,亏损情况较为严重。
整体而言,市场阶段性供强需弱的格局持续,猪价行情暂无明显利好因素引导。需求端或许会有短暂提振,但猪源仍需适度消化,短期猪价行情将在区间内涨跌波动,重心或仍偏向弱势盘整。不过,结合近期多省份出台的相关措施来看,各地再次强调生猪调运前,货主应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运输车辆不得承运未附检疫合格证明的生猪。这一系列规范措施将推动生猪市场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为未来猪价的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